中科院研究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柳青)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14日在北京发表了一项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科学家呼吁,此次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经验再次说明,在疫区前线进行流行病的研究和防控十分必要,“关口前移”应当成为我国流行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的研究团队在北京发布了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项成果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北京时间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高福院士研究团队的这一成果。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介绍说,埃博拉病毒是一类囊膜病毒,其对宿主的入侵可以分成两个重要步骤,首先是病毒粘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然后是病毒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形成内吞体。在内吞体内,病毒发生膜融合过程,释放自身遗传物质。在此基础上,高福的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后在内吞体里发生的入侵机制。高福表示,了解了病毒入侵人体的机制,可以为未来研究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靶点:
“第一步,细胞膜,通过膜有一些分子相互作用,这是我们科学突破的工作。一旦吞到里面,它就有上面的糖蛋白和里面的受体(相互作用)。这是第一个发现病毒侵染过程中会在内吞体需要一个受体,这个受体不是我们发现的,是别人发现的。也就是说,别人回答了‘WHAT’,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了‘HOW’,回答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这个作用像一把钥匙插到锁里面,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好多想象力,如果你能模拟那个钥匙,在未来可以开发好多药物。”
2014年,埃博拉出血疫情在西非突然暴发并快速蔓延,成为继SARS疫情之后,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事实上,早在2011年,高福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对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囊膜病毒”开展基础研究。
此次《细胞》杂志在线发表的论文共有四位共同第一作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研究团队的王寒,施一,宋健,齐建勋。出生在1993年宋健目前还是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也是其中最年轻的的一位共同第一作者。宋健说,他在2014年进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组,能够参与埃博拉病毒研究工作并且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出于他对科研的坚持以及细致的态度:
“我想之所以我们能取得成功也是因为我们在精力和时间上的付出比别人多。我们需要解结构,我做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是结构方面的工作,我们晶体比较特别,如果按照往常的经验我们可能不会去解析它,但是我可以算从‘垃圾’里捡了块宝,我觉得有希望,就继续优化了晶体,最终解析了高分辨率的结构,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14日宣布利比里亚结束埃博拉疫情,至此西非埃博拉疫情全部终结。埃博拉疫情2014在西非爆发后,包括高福在内的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救援,中国先后派出多支医疗与科研队伍深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在控制当地疫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在国家各部委科研经费的资助下,围绕埃博拉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治疗、预防等方面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但是目前,应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疫苗和药物都还处于研制阶段,一些国际医疗组织警告,感染跨境的风险依旧存在。高福表示,此次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经验再次说明,在疫区前线进行流行病的研究和防控十分必要,“关口前移”应当成为我国流行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关键是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关口前移的关键点。对临床来讲,治疗一个一个的病人意义很大。对于公共卫生,对于传染病,我们要的是群体,疾病一旦在群体爆发,不得了,所以我们需要在当地了解它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把病毒病源控制在与原发地,先让一批科研人员到这些地方建实验室,了解当地的疫情,不要让疾病进到中国。传染病无国界,病原微生物既没有护照也没有签证,想去哪儿去哪儿,飞机来回飞就给你带过来了,所以我们就提出,关口前移将来会是我们传染病防控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