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塞尔维亚刮起“中国经典电影风”

2016-12-13 13:04:5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白晶瑞

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馆长雨果斯拉夫·潘特里奇

塞尔维亚电影导演米奥德拉格·波积奇(右)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罗琦):寒冬岁末,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沉寂在迎接圣诞、元旦双节的喜悦气氛中。曾经在6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期间成功举办过“2016年塞尔维亚中国电影周”的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于12月12日迎来了为期一周的十部中国经典电影展映。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国电影巡回展”活动的一部分,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主办的“1934-1990中国经典电影展”,这一2016年中塞两国文化交流的压轴项目,在塞尔维亚民众中挂起了“中国经典电影风”。

  提及塞尔维亚这个距离中国8000多公里的东南欧国家,很多中国民众的第一反应是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让上个世纪70年代很多中国人视瓦尔特为偶像,“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台词一度是当时年轻人的口头禅,更是一代中国观众的美好记忆。塞尔维亚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国电影巡回展”重要一站,在推进“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人文合作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办方中国电影资料馆更是希望透过光影世界,传递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让各国民众形象化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同为主办单位的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曾多次举办过中国电影周、电影展,已经成为增进两国民众相互认知的窗口。谈及通过电影来促进中塞文化交流,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白晶瑞在12日晚的开幕式上表示:“在中国政府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能与塞尔维亚电影人,特别是南斯拉夫电影资料及博物馆建立长久、密切、专业的交流合作关系。据我们了解,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及博物馆不但是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电影资料馆,更神奇的有大量中国电影的史料。显然,中国和塞尔维亚之间文化交流的历史比我们一般想象的要悠久。”

  这次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带来的经典老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的10部著名作品。巧合的是,早在1984年,中国影片《城南旧事》就获得了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而这部影片也是此次十部展映电影中的一部。除此之外,《大路》、《神女》、《小城之春》、《祝福》、《舞台姐妹》、《黄土地》、《黑炮事件》、《本命年》和《双旗镇刀客》,是中国电影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作。而这些电影的导演谢晋、陈凯歌、谢飞等,更是塞尔维亚电影界熟知的著名中国导演。

  此次电影展映也是中塞电影界同仁相互交流、共促发展的有利平台,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馆长雨果斯拉夫•潘特里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中塞电影的合作发展表示:“南斯拉夫电影资料馆会很好地利用此次机会,同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同事们进行电影领域的深入交流,包括电影修复、数字化、电影资料库的建立等,学习来自中方的先进经验。明年我们会在中国举办塞尔维亚经典电影展映,让中国民众看到更真实的塞尔维亚。”

  以往在塞尔维亚展映的中国电影往往都是最新在中国国内上映的影片,代表着中国电影技术最新的发展,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如实反映。这次在塞展映的十部中国经典电影除了较高的艺术性外,也是中国电影史上在国外重要电影节中获奖以及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作,是塞尔维亚观众了解中国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社会变迁的最佳视角。中塞两国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友谊,对于进一步加深两国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对塞尔维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参加开幕式的塞尔维亚电影导演米奥德拉格•波积奇深有体会:“我觉得塞尔维亚的艺术家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有着另外的意义,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以华为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到塞尔维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关系。而通过电影艺术、通过文化领域的学习交流,也是推动两国保持持久性、历史性关系的最佳途径之一。”

  前不久在里加召开的新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与塞尔维亚正式签署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议,这正是两国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的深刻反映。而2016年底塞尔维亚刮起的“中国经典电影风”,必将为本年度两国文化交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