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大家谈⑥:通过对话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和源头,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有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有正确的认识,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形成一个“源于自己而属于世界”的崭新文明体系
●文化遗产在今天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记录和见证,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平等对话、和平共处的纽带和桥梁,对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保护给予关注和重视,有助于提高文明古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参与程度,提升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能力和水平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的第四个自信,如何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成为当下中国的时代课题。
弘扬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和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生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也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在历史长河中,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积淀起如此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熠熠生辉。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中外的四大发明等,都令世界惊叹不已。早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东西方世界先后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奠定了后来人类精神文明的大格局,有西方学者将这个伟大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当时,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光彩夺目,使得中华文化在人类思想文化发轫之始,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的大唐盛世,以及康雍乾时期的大清盛世,中华传统文化在开放的环境中因频繁的双向交融而越加活跃,文化之帆也愈加远扬。
从现实的迫切需求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质上是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可见,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实力却未与之匹配,以至于精神层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中国经济和外交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为有利的软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举。
担负大国责任 倡导包容互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国家主动作为、文化单位认真行动、人民群众积极实践。在此,中国作为国际发展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作为正在崛起的文化大国,应该担负起自身的国际责任。今天,人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复兴,需要站在全球文明的高度,吸收自古以来重要文明的成果,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源于自己而属于世界”的崭新文明体系。中国作为对世界负责任的文明古国,需要从全球视野考量资源配置,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体系,实现更大范围的包容性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应积极推动文明古国之间的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共同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处世之道,复兴灿烂辉煌的古国文明,建立世界文化新格局。这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建设文化强国须有的文化自觉以及现实世界的迫切要求。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三位求法高僧法显、玄奘和义净先后到达印度交流佛教文化,唐代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等,中华文明兼取众长、以为己善;而中华文明的成就,从丝绸到瓷器、茶叶,从医药到烹饪,从哲学到文学,丰富了世界各国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惟开放才能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惟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的文明发展。中国当下要增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从文化大国成为文化强国,需要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觉醒,同时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等有正确的认识,以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面对新环境、新时代时能够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具有自主能力、取得自主地位,从而实现与时代同行、与世界同进。
开展国际合作 保护古国文明
放眼全球,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首先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这些文明古国曾经是世界上实力强盛的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发达,特别是以独特而辉煌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古国文明保护和传承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军事战争带来的野蛮破坏,古国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二是全球化浪潮下文化冲突加剧,守护人类共同价值的道路异常艰难。
2000余年来,无比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逐渐凋零,消失在历史的风烟里。冷战结束后的20年间,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古国文明命运多舛。进入21世纪,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阿富汗,塔利班摧毁了巴米扬两座1500年前的珍贵大佛雕像;在伊拉克,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直与战乱如影随形,文明古迹饱受摧残;在叙利亚,联合国分析认定至少有290余处文物古迹在战火中受损。
伴随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世界各国固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受民族传统的影响越来越小,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平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侵略态势,而其他文化均处于边缘位置。“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靠文化改变世界”,如今,文明古国面对的不仅是领土安全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文化安全问题。应当看到,由于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不平衡,导致众多文明古国常常陷入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境地,国际形象被“唱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自然灾害的不可抗力则从古至今潜藏着威胁。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更有效地保护多样化的古国文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亟须考虑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实际上,文化遗产在今天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记录和见证,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平等对话、和平共处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对古代文明予以关注和研究,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给予重视和支持,有助于提高文明古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参与程度,也有助于文明古国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更有助于提升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能力和水平。
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研究和探讨世界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促进文化遗产领域同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古代文明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持久作用,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故宫博物院前不久举办“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文化与外交官员、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馆工作者都出席并发表了意见。通过充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大家加深了对世界古代文明保护传承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相互了解,积极探索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及古代文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经协商,代表们还发起了《太和宣言》,宣告未来通过举办文化发展论坛、文物交流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携手应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联合探讨人类文明可持续传承的有效途径。这是故宫博物院做出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期待有更广泛、更强大的力量,一同推进复兴悠久文明这一事业。
世界文化新格局的构建需要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一个崭新的世界文明将在文明古国的团结中诞生。通过加强文明古国之间的对话、互动,搭建起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扩展交流领域,寻求解决之道,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发出文明古国的共同声音,营造一个共享文明福祉的新世界。而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将在这个新世界中不断强化和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将会成为现实。(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原标题:文化自信大家谈⑥:通过对话彰显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