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雾霾天气于19日夜间进入最严重时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目前,京津冀等北方省市正处于今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而从19号开始,雾霾天气将进入最严重的时段。对此,环保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的督查力度,尽最大努力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
从16号到21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等省市深陷雾霾、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本轮空气重污染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今秋来袭雾霾之最。不过,截止到目前,民众感受到的污染程度似乎和预警相对应的污染程度相去甚远。那么,橙色预警、红色预警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
环保部18号发布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通报显示,这些措施都是值得的。根据通报,各地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污染积累速度变缓,重污染发生过程较预测结果有所推迟,峰值浓度有所降低,启动红色预警的23个城市污染程度均较预测有所减弱,约三分之一的城市污染程度下降一级。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这说明区域联防联控的机制取得一定效果。
马军说:“这次启动应急是一个大范围的,主要也是因为现在的污染不是一城一地的问题,现在的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必须从区域的角度去协调,进行联防联控。这次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最终还是要精准的识别区域雾霾的源头,有针对性的在重污染气团形成和传输的路径上进行更加精确的减排。”
不过,环保部派出的13个督查组对23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的督查也发现,各地仍存在防治污染不足的情况。比如部分企业、工地没有严格落实停产停工要求,还存在露天焚烧治理不到位、一些小企业违法排污等问题。
对此,有民众质疑,对于违法排污的行为为何不在平时就予以打击,而仅在出现重度雾霾时才监管起来?对此,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其实平时环保部也在进行监管,一则环保部门工作还需加强,但在它背后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日常很多监管措施常常受到地方的干预。这也是为何中央要派出督察组,环保部要约谈很多地方的市长,就是因为其实监管不严的背后很多时候有地方政府的因素。后续应急的时候,可能压力比较大,地方干预就会有所收敛,但日常的时候这种保护又会加强。所以现在督企还需督政。”
马军建议,下一步各地应根据环保法等规定实行排污企业信息公开,这样才有助于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他说:“一是加强问责;二是要依据新的《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各地公开发布重点排污单位的名录,按照大气法的要求让这些企业每个小时把数据都公开出来,试想每个小时如果都在公开,那些没有治污设施的企业的数据肯定超标。在社会的共同监督之下,地方保护就会有所遏制,形成更长效的、法制化的监排。”
根据预报,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持续,19号夜间到21号夜间将是本轮雾霾天气最严重时段。环境保护部将加大督查力度,严格督促各地政府落实应对措施,严厉打击顶风作案的违法排污行为,尽最大努力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保障民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