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际油价能否“否极泰来”
国际油价的“任性”下跌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国际油价已跌破30美元/桶,开始步入“2”时代,此番情景也让石油话题成为此次达沃斯论坛上的一大焦点。专家指出,国际油价下跌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化解,中国需要把握机遇,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黑色黄金”风光不再
近几年,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石油赚足了世界“眼球”,其价格如坐过山车般经历了巨大波动。一度冲上147.5美元/桶超级高位的布伦特原油,如今已跌破28美元/桶(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也成为其12年来价格的相对低位。
据统计,国际油价在过去18个月已经暴跌近75%,而2016年开年至今,跌幅已超过25%。这对于石油市场而言犹如一场“噩梦”,众多石油生产企业因此受到重创,而各大石油输出国受到的负面冲击更不容忽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炜瀚撰文指出,从基本面看,是需求转为不足和供给转为过剩共同造成了今日国际原油市场的现状。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并未全面得以恢复,经合组织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疲弱导致全球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得益于关键成熟技术的综合应用,过去不能产出油气的页岩变成了现实的资源,大量中小规模生产者的进入带来新增的供应量。
“美元的强势也让国际油价进一步承受压力,特别是美国经济近来有所走强,更加大了油价下行的压力。另外,几个主要产油国的互相竞争也对油价的下行产生了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景春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短期之内难有起色
国际油价将何去何从,市场上仍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悲观情绪的蔓延并没有停止。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表示,展望2016年,他并未看到多少理由将支撑油价上涨。需求更加疲软,伊朗原油将重返国际市场,原油供应过剩局面将持续,2016年很可能又是低油价的一年。
据了解,国际石油供应与库存已膨胀至较高水平。周三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超出预期,1月15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461万桶,超出分析师预期的增加280万桶。国际能源署称,石油市场或将连续第三年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预计供应比需求多出100万桶/日,油市有效吸收供应的能力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市场上依然存在一些相对乐观的看法。花旗此前发布报告认为,2016年对原油市场来说是异常波动的一年,油价会呈现多个“W”形的走势,但在2016年底,油价将呈上行趋势。
“总的来看,油价下行压力短时间内恐难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考虑到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很难得到及时的改变。” 景春梅认为,但是,20至30美元/桶的价格已经很低。长期来看,油价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高油价时代恐难回归,未来维持在40至50美元/桶的价位还是可能的。
抓住机遇谋求转型
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众多石油进口国而言却不是坏事。比罗尔在2016年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如果油价一直不能持稳的话,对于欧洲、中国以及印度的经济而言,将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作为原油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的降低将有利于降低我国经济的运行成本,特别是工业领域将因此获利。中国应该抓住这一轮油价下跌的机遇,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都是有巨大好处的。”景春梅说。
面对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国家发改委及时作出了回应,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推进价格市场化,并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专家指出,这一举措将能够让国际油价下行的利好更快、更合理地传递到国民经济与生产当中。
而针对外界有关“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中调控下限每桶40美元设置”的疑惑,景春梅指出,设置这一“地板价”主要还是考虑到国际国内主要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国际油价的走势,这一设置将有助于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原油产能,有利于我国石油工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我国目前已经较高的原油国际依存度,如果敞开进口,将不利于我国能源安全。(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