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柏林血案彰显欧洲安全与社会极剧动摇

2016-12-21 14:32:3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12月19日,柏林圣诞市场发生卡车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和50人受伤,是新世纪以来德国遭受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事件。根据德国内政部门和警方调查显示,一名去年进入欧洲的巴基斯坦难民涉嫌制造了此次袭击。“伊斯兰国”组织通讯社称,此次袭击是效忠该组织的“圣战者”所为。反映了近年来欧洲安全挑战不减反增,往日的和平安宁将长期成为一种奢望。

  自2015年初巴黎恐袭以来,法国、比利时便接连遭受袭击。而德国作为难民接纳大国和欧盟主要成员国与法、比相比,人们印象中仍然离恐怖袭击遥远。但自2016年科隆跨年夜性侵事件以来,德国接连出现了中东背景移民袭击事件,如7月份,一名与伊斯兰国关系密切的27岁叙利亚男子在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的一家餐馆制造爆炸;一名来自叙利亚的21岁难民在巴伐利亚州罗伊特林根市持刀砍死一名孕妇并砍伤另外一男一女;1名与极端组织有联系的17岁的阿富汗籍男性难民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市附近的一列城际列车上用斧子和刀具袭击乘客,造成多人受伤。而在柏林血案的前几天,德国警方破获了1名12岁伊拉克裔少年企图用炸弹袭击路德维希港圣诞市场的案件。这些案件造成的伤亡与柏林、巴黎和布鲁塞尔相比更小,但足以将德国和平安宁的氛围撕得粉碎,恐怖袭击不但出现在大城市,甚至能在偏远地区发生;不但用枪弹和炸药,也会用汽车和菜刀。正如德国基民盟联邦议员博斯巴赫所言:“恐怖分子通过这次行动发出了明确信号,即他们能在任何地方、以各种方式发动袭击”。

  而接连发生的恐袭,不但让欧洲人民流尽血与泪,也在撕扯着脆弱的社会认同。恐怖袭击的发生,给了本已“声名鹊起”的民粹势力更多攻击欧盟移民难民政策,向民众灌输极端化、保守化看法的弹药。法国国民阵线领袖勒庞称德国总理默克尓对此次袭击“负有责任”;德国选择党籍欧洲议员马库斯在推特上将死难者称作“默克尔的死者”;英国独立党党首法拉奇则直接称柏林袭击是默克尔难民政策的“遗留产物”。在这种宣传刺激下,欧洲本地人对“外来户”仇恨越来越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今年德国攻击难民营案件的数量是2014年的4倍,在柏林袭击的同日,瑞士一家清真寺发生了枪击事件。而这些极端排外行为,也在进一步挑拨族群与宗教见矛盾,扩大了恐怖袭击的预期效应,使得“亲者痛而仇者快”。《经济学家》杂志也评论称,如果恐怖袭击接二连三的发生,德国反民粹、反右倾极端的全民政治共识可能不保。

  而欧洲领导人对于恐怖主义威胁的态度,也有着“直面”和“不直面”的两面性。从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上,欧洲各国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法国在新年前后部署了3.6万名宪兵维稳,德国在吸取科隆事件教训后加大年末的安保措施,而欧洲航空旅客登记、极端分子信息国际间共享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但各国却不愿直接承认国家陷入不安全、民心慌慌、仇恨的锁链难以斩断,极端化的种子在欧洲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德国官方在柏林袭击后迟迟不愿将事件定位恐怖袭击,此前几次袭击的性质定义亦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诚然,维护国家安定团结是政府的必由之义,然而不愿客观承认当前形势却又会进一步引发民众的不信任和恐慌,也不利于直面和解决问题。但从恐袭选择的目标和手法上,恐怖势力已经瞄上了欧洲传统的文化及理念,如柏林圣诞市场是基督教和欧洲安定祥和生活方式的标志;附近则是象征着德国重回自由的一座教堂遗址;而在布鲁塞尔爆炸案的地铁站附近就是欧盟总部。因此,一连串恐袭在向欧洲长久以来的文化、生活方式及信念理念发起挑战,其对欧洲的创伤将远远超越经济和人员损失。默克尔总理仍表示称,圣诞市场不会关闭,否则是“向邪恶势力的投降与屈服”,表达了欧洲捍卫自身安全与信念的觉悟。然而欧洲及周边动荡地区的恐怖土壤深厚,本土与外来、文明与宗教的对峙与冲突依旧尖锐,恢复往日和平与安宁将历经长期斗争,并考验领导人的勇气和能力。(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