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国航天年度发射首次破20 自主创新迸射发展正能量

2016-12-26 18:29:0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杜军帅

11月3日晚,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乔全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样一个颇有诗意的句子,2016年在中国的网络上和年轻群体中颇为流行。流行的背后,是有着60年历史的中国航天事业在这一年的厚积薄发:一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让人振奋的航天新成就,20余次航天发射,让中国人与星辰不再遥远;这一年,“天宫二号”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接纳了两名航天员30天的起居生活和工作,掀起了全国范围的航天热潮;一年里,墨子这位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卫星,中国发射的卫星直接作用于气象、导航、二氧化碳监测等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对中国人而言,航天其实是大家的事儿……

  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的时间,选择了9月15日这个中国农历中秋节的月圆之夜。

  一个多月后,“老司机”景海鹏和“小伙伴”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旅。飞船上升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他用余光看到陈冬正专注于应付失重。

  陈冬:哇!很漂亮!

  景海鹏:爽不爽?

  陈冬:特别漂亮

  景海鹏:我问你爽不爽?

  陈冬:爽!

  景海鹏:环境不错吧?

  陈冬:感觉非常好!

  一直提问的景海鹏,已经是第三次“飞天”了,他还在太空中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巧合的是,中国人把50岁称为是“知天命”的年纪,“天命”这个词的涵义,就包括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

  作为中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曾经在神舟七号飞天时进行过太空行走、在神舟九号飞天时作为指令长参与了中国航天器在太空的首次交会对接。他从最细微的层面,感受到最新一次航天任务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比以前更为舒适。“我感觉这次飞行在工程技术方面,非常安全可靠,包括火箭、飞船、天宫二号,包括航天服,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33天吃得很好,大家都看到了。所以在工程技术方面,我感觉比前两次、比之前有很大的改善,有很大的提高。”

  这改善和优化的背后,其实是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从这次实施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些措施确实保障了航天员在轨健康、安全的生活和高效的工作。所以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这个成功实践的结果,也充分表明了我们已基本具备了长期载人航天飞行驻留保障的技术。”

  有了这样的保障,释放伴随卫星、在轨接受医学超声检查、首次太空栽培植物……在太空驻留的总共33天时间里,景海鹏和陈冬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以及科普活动等数十项工作,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对于这次任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予高度评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启动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按照此前的规划,到2022年前后,中国将实现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并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等目标。

  其实,这一年,中国航天人的“大动作“格外密集。6月25日,以长征七号成功首飞为标志,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文昌发射场选址在中国最南端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目前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管理。对于海南文昌特有的优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发射场系统副总工程师易自谦说:“文昌发射场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发射效率高,由于发射场纬度较低、能够有效提升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二是发射能力强;三是射向范围宽、安全性好,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四是海运便捷、可行性强,解决了我国大直径火箭的运输难题;五是生态环保,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液氧环保的推进剂,对整个场区没有任何污染;六是布局合理,这是我国第一个沿海濒海发射场,与现有的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形成了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据测算,在文昌发射的火箭比在西昌发射的火箭,运载能力将提高10%至15%。

  就是在文昌这个新投入使用的航天发射场,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1月3日首飞成功,中国运载火箭的能力由此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这也被视为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其首次任务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火箭运载能力位居我国榜首,并进入国际先进之列,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为后续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步伐迈得更远更快。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墨子号”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01星、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先后升空。中国全年共实施了20余次航天发射,在发射次数、发射密度、发射成功率上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认为,航天发射首次突破年度20发,表明中国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今年发射任务多,一个是表明我们国家无论是运载火箭、卫星还是神舟、探月这些工程,创新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已经进入到国际的先进行列,这是一个基础。第二也表明,现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已经离不开航天技术,无论经济社会各领域,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卫星等航天技术。第三,也是我们思考怎么进一步推动航天发展、落实国家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等战略的一个必然结果。所以这些任务进入高峰期,应该说以后一年比一年多了。今年我们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长征火箭发射次数第一的国家。”

  从1956年起步到2016年,中国航天走过了整整一甲子。从飞船设计的高起点到火箭研制的高标准,从建立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形成先进的航天测控网,一系列高技术、新创造、新成果,都蕴含着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

  作为一名老航天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告诉记者,中国航天发展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因为高科技是买不来的。“我们航天发展坚持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我们基本的路线。我们不排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国际合作,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认为要以国家主导为主,因为高科技买不来。我们一定不能靠国外的支持支撑,还要靠自己的力量,靠国家的支持。现在中国航天发展到了一个大投入、扩大基础能力、爬坡的阶段,所以我倾向于国家主导、市场优势的利用相结合。再一个,目前的航天应用大部分都和国计民生相关,是公共行业,是共同利益之所在,应该是国家的行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的一句话“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网上网下广为流传。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50年前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而航天事业特有的魅力、航天精神特有的感召力,也正凝聚成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