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重庆綦江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重庆綦江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传统产业上大刀阔斧做“减法”,在新兴产业上做“加法”。交出一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圆满答卷。
綦江北渡工业园区
海塑建材生产车间 摄/陈星宇
綦江,曾是重庆市著名的老工业基地。
如今,一幅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美图正在这里徐徐展开:铝精深加工、汽摩整车及零部件、建筑产业现代化三大新兴产业取代了煤炭、钢铁和齿轮“三杆老枪”;多个基金随时为企业提供担保和投融资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平均审批承诺时限减少了25%……
重庆綦江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传统产业上大刀阔斧做“减法”,在新兴产业上做“加法”。交出一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圆满答卷。
围绕功能布局实现工业强区
齿轮,曾是綦江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时代发展,齿轮、煤炭和钢铁三大传统产业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反而留下了“黑、老、粗”的沉重包袱。未来的路怎么走?是重庆市綦江区委、区政府急需探索的命题。
“有过彷徨、有过茫然、有过苦恼、有过取舍。”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说。
时光逆流,几年前,綦江工业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人对于发展工业的信心不足,在工业主导还是特色效益农业主导两个方向不断权衡。
“两件大事,让我们的思路定了下来。”潘毅琴说,一是2011年底綦江正式升区,二是2013年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两件大事都为綦江指向了工业立区、工业兴区、工业强区的道路,尤其是后者,赋予了綦江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承担起工业化主战场的重担,让全区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就是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在随后出台的“四区一城”发展战略中,该区将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放在了首位。
如何转型?
“结合綦江实际,我们进行了优化布局。”潘毅琴说,首先,利用煤炭资源丰富、铁路线发达的优势,实行“铝电联营”:将南部山区的煤运至北渡铝产业园发电;依托较为便宜的电价,生产电解铝铝液,供给周边的下游产业链企业,形成以“精深铝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端铝合金产业。
其次,结合齿轮加工业历史悠久的优势,升级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在桥河工业园打造汽摩整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年产105万辆的摩托车以及30万辆的汽车整车的产能。
最后,利用煤发电后余下的废渣及区内丰富的资源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条件,发展以住宅产业化为主的建筑材料产业。
统筹整合资源推动结构调整
思路既定,如何发力?
“招商引资,化零为整。”重庆市綦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发展,促使工业集约化、集中化、集群化发展。
位于北渡铝产业园的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是重庆铝厂环保搬迁后重组的一家企业,也是綦江煤电铝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和其他铝业公司不一样的是,该公司的产品不是那些固态的铝制品,而是铝液——通过向下游配套企业供应铝液,该公司与配套企业均缩减了生产流程,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实现了共赢,从而带动北渡铝产业园全部企业实现盈利,这在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显得殊为不易。
目前,綦江工业园区已形成了北渡铝产业园、桥河工业园、通惠食品园三大组团,以及三江老工业基地和永城、石角、安稳等小企业创业基地。今年1月-11月,“三园”、“两基地”规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308.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4%。北渡铝产业园还被市政府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铝产业特色建设基地。
对原来过剩的产能,该区也进行了大幅“删减”,尤其是煤炭,经过几轮关停并转,綦江的煤矿数量从2013年的30家缩减至目前的9家,煤炭对綦江经济的影响正日益减少。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綦江工业转型取得成效:近年来,綦江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1.5%,其中规上工业年均增长更是达到20.5%,顺利实现再造一个綦江工业的目标。“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区预计可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68亿元,同比增14.5%,工业经济充盈着健康活力。
搭建发展平台激发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小政府、大市场”的态势日趋明显,也是合理的结构。綦江对此心知肚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角。如果不激发他们的活力,如何保持发展动力?”
为此,綦江搭建了多个平台,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例如,通过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转贷应急周转基金、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基金等多个基金,帮助企业提供担保和投融资,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又如,出台了《重庆市綦江区鼓励投资若干优惠政策》、《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钻研技术、努力创新。
在《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中,该区提出,凡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一次性奖励60万元、40万元、20万元;被认定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4万元。
为了加速企业的投产,綦江还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审批时间由262个工作日缩减至25个工作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搅活了工业经济的一池春水。13家企业获得市科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2个产品获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6个科技项目获得市科委企业自主创新和社会民生科技专项项目立项,2015年企业申请专利已占全区总量的93.7%。
高楼万丈平地起。眼下,綦江工业虽已占据该区经济的“半壁江山”,但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大总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开启发展新篇章。
文/贺娜 图片除署名外由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重庆綦江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