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称寨卡病毒出现广泛流行 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2016-01-29 08:55:19|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赵妍

  原标题:世卫警告寨卡出现广泛流行 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国际在线报道(驻日内瓦记者 刘素云):世界卫生组织28日在日内瓦宣布,鉴于寨卡病毒在美洲、太平洋等地出现广泛流行,世卫组织决定于2月1日召开《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就疫情做出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提出防控建议。 

  寨卡病毒因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体内被发现而得名。它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与传播登革热、黄热病的蚊子属于同一种,对人叮咬后引起寨卡热,症状一般是出现轻微发热、皮疹和结膜炎,通常持续2-7天,也有很多人在感染后不会出现症状。 

  此前,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均有过发生人感染病例或疫情的记录,但都不严重。这次疫情之所以引起世卫组织的重视,是因为流行规模扩大,而且现在高度怀疑这种病毒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28日向正在日内瓦召开的世卫组织执委会议通报了相关疫情:“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去年,这种病毒在美洲被发现,现在在那里出现了爆发式的蔓延。到今天为止,根据接到的报告病例,疫情已蔓延至23个国家和地区,需要高度警戒。” 

  据世卫组织介绍,本轮寨卡热的第一例报告病例去年5月出现在巴西。此后,巴西的疫情持续发展,共出现3700多例报告病例。而此前每年只有160多例感染病例。巴西卫生部门还注意到,在该国东北部出现了患有小头症的新生儿数量增多的情况。而迄今所做的一些调查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在关联。世卫组织表示,虽然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但他们对此“强烈怀疑”。

  陈冯富珍强调,世卫组织之所以对寨卡病毒的迅速传播给予深切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主要原因:“首先,病毒感染与出生畸形和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有关联性;其次,这种蚊子的地理分布广泛,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国际性传播;第三,受影响地区人口对这种病毒缺乏免疫力;第四,目前尚缺乏疫苗以及具体治疗和快速诊断的手段。此外,今年的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将在许多地区导致大量蚊子滋生。”  

  目前,人们对寨卡病毒的认知还非常有限。据世卫组织介绍,这种病没有致命性,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或者疫苗,最佳预防方式就是避免蚊子叮咬。陈冯富珍表示,这种流行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尽快进行研究:“出于所有这些考虑,我已决定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于下周一即2月1日在日内瓦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会议将对疫情的流行程度,以及受疫情影响国家和其他地区将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并确定目前迫切需要优先关注的领域。”

  世卫组织预计,寨卡病毒感染者有可能达到300万到400万。未来几周内,世卫组织将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并召开专家会议加强对病毒的研究和认识,特别是优先考虑研发疫苗和防控措施,包括控制蚊子数量,同时改进检测和诊断手段。

  据了解,法国已于28日发出警告,建议本国公民不要去受疫情影响的地区旅行。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在亚洲地区还没有报告病例。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