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动车出行新政引热议 市民:不能只靠单双号限行
原标题:北京机动车出行新政引发热议 以限保质是否可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市“两会”上,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排放给空气带来的污染危害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话题。而近段时间以来,有关北京市将在采暖季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研究拥堵费征收试点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机动车限行是否真的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升,政府管理部门又该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措施疏解城市交通。
去年底,北京市遭遇两次严重雾霾污染天气,相关部门启动红色预警,其中一项措施是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据环保部门介绍,在预警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对减排的贡献是最大的。近段时期以来,有消息称北京市有可能会在采暖季将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由于北京市法定供暖期是从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这就意味着北京的车主每年有1/3的时间要执行单双号限行,为此也引发了市民的热议:
“雾霾应该不只是尾气排放,应该还有其他因素。北京的交通确实有问题,但如果只靠单双号限行去改善,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
“如果实行单双号其实我挺支持的,但总觉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听说这个消息后,我身边朋友都想要准备再摇一个号买车。”
“我还是支持这个想法的,至少可以还北京一个蓝天,但出行上确实有一些不便,不过年轻人挤挤地铁也无妨。”
对于这一热点话题,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给予了回应,“现在就是在研究,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我们现在也请了一些环保方面的专家和气象方面的专家,共同反复论证。总体来说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
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61万辆,年排放污染物70万吨。据测算,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分别占到该类污染物全市排放总量的86%、56%和32%,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这些污染物对PM2.5浓度贡献很大。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说,两次红色预警采取单双号限行经验显示,降低机动车使用平率,既能治堵也能治污,相比高速运行,机动车低速行驶排放量更大,“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包括通过(治理)拥堵来实现这种方式,对于治污减少排放是一定的,在重污染应急的状态下可能采取一些相对强制的措施还是有必要的。”
尽管限行措施对缓解空气污染的确有效,但常态化的限行会给城市管理多方面带来连锁反应,因此近日也有媒体表示,在出台政策前要先做好“不可行性研究”,避免重大决策失误。
近期与采暖季单双号限行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北京是否会收取拥堵费。北京市交通委2016年治理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指出,今年将在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方面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同时将研究征收拥堵费试点。数据显示,北京市小汽车出行比例目前已超过30%,日均行驶里程45公里,使用强度过大;北京机动车分布呈现中心城区高、外围低的特点,停车不到位问题严重;此外,公交运行效率较低,潮汐交通现象严重。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北京的交通拥堵已是一个恶性循环,“现在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道路越堵,开得越慢,越慢怠速越多,怠速越多排放量越大,在有就是经济损失,算下来按人均(损失)4000至少(一年损失)是400亿,如果算多的话是580亿。”
对于北京是否会收取拥堵费,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表示,这项工作目前处于立法沟通阶段,尚无明确出台时间表,“一个是在和市法制部门和市人大在积极沟通立法的工作,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就具体的收费方式、技术路径和所有收费区域都在做充分的研究,但是目前并没有最终的定论,对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没有时间表。”
收取拥堵费是一些国际大城市采取的市场化手段,用来缓解特定区域的拥堵,但北京是否也适合这一政策,仍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毛保华表示,目前收取拥堵费尚存在较多技术性困难,相对而言,严格执行差别化停车收费这一针对北京拥堵特点的措施可能更加有利于缓解核心区拥堵,“实施差别化收费的政策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为什么现在执行的不太好,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到位,很多车辆没有按照停车标准收费,如果按照标准收费,我们实际上可以比较有效地管控中心城区,(包括)目前比较拥堵地区的交通车辆数量的规模,使它降到一定水平。”
据了解,2016年北京还将在道路基础建设、治理乱停车、CBD等核心区域推行早晚高峰弹性上下班多方面实施46项治堵措施,同时在努力提升绿色出行比例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