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设计廊举办玩具珍藏展览 向香港玩具业致敬
玩具珍藏展览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
家喻户晓的电影和电视剧衍生出了许多周边产品,这些只供出口不内销的玩具反映出当时香港玩具制造业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70年代的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镇,香港的玩具生产商获得外国公司授权,将各式外国卡通形象制作成为受大众喜爱的玩具
展览中展出的不同时代的玩具,代表了香港玩具制造业的集体回忆
原标题:香港·设计廊举办玩具珍藏展览 向香港玩具业致敬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晶):5日至24日,香港·设计廊举办Salute to Hong Kong Toys玩具珍藏展览,展出“中国变形金刚之父”林亮以及著名导演和玩具收藏家彭顺所收藏的一百多件别具价值的香港制造玩具珍藏,让大家在回忆儿时心爱玩具的快乐时光外,了解玩具业的发展历史,向香港玩具业致敬。
人们对香港的印象是摩天大楼、繁华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殊不知,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香港制造业高度发达,当时的纺织、电子和玩具三种轻工业对香港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香港特首梁振英都表示,小时候曾帮母亲制作塑料花补贴家用。
70年代前,日本的铁皮玩具称霸世界玩具生产市场,但随后,铁皮玩具逐渐被塑料玩具所取代。因此,很多大厂商尤其是美国的厂商都转移到香港设厂,使得香港塑料玩具厂的工艺渐渐成熟,生产越发多元化,获得多家外国公司委托制造玩具,出口至世界各地。当时大部分玩具都由香港制造,比如第一代星球大战系列3.5寸及12寸的Action Figure都写有Made in Hong Kong的字样,也是到目前为止价值连城的玩具。
这次展出的玩具珍藏包括1948年诞生的第一代玩具鸭,也是香港和中国内地第一款用塑料制成的玩具;令女生爱不释手的梳妆镜玩具和炊具模型;经典的“李小龙人偶玩具”和“大力水手玩具”,以及每个香港男孩都梦寐以求的“机器人玩具”等等。由林亮一手打造的玩具王国生产的变形金刚玩具在80年代风靡全国,林亮因此被誉为“中国变形金刚之父”。
曾指导《风云II》、《C+侦探》等电影的香港导演彭顺在业余时间收藏玩具,并开设了香港制造玩具迷你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展示私人收藏。他表示,虽然展览中的玩具未必每件都十分珍贵,但他希望能勾起每一位参观者的一些回忆,或是能让观众产生“我也曾经玩过这个玩具!”的共鸣。
香港贸易发展局于1991年成立的香港·设计廊致力于推广香港原创设计和品牌产品,包括玩具、钟表、珠宝、电子产品、家庭用品、礼品及赠品、服装及配饰等。2009年6月,香港·设计廊首家内地分店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开业。至今,上海、武汉、青岛及成都等城市均设有其分店。此外,香港·设计廊与淘宝网及京东商城合作开设了网上店,协助香港设计师及品牌开拓内地庞大的网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