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环球之变:拉宾遇刺20周年 巴以和平仍未可期
国际在线报道(驻耶路撒冷记者 张瑾):2015年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20周年。20年前,拉宾的遇刺中止了刚刚起步的《奥斯陆协议》。20年后,巴以仍在重复一轮轮的暴力循环。自10月初起,巴以冲突已经造成至少140名巴勒斯坦人和2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中东和平进程究竟路在何方?
“我,军人番号30743,今天自认为是一名和平之师的战士。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战役没有死亡和创伤,没有流血和痛苦。这是唯一一场令人欣然前往的战役:和平之战。”
22年前,时任以色列总理的伊扎克·拉宾宣布了实现巴以和平的决心。然而2年后,在和平进程逐步推进之际,拉宾于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遭一名极右翼犹太激进分子枪击不治身亡。
拉宾的去世带走了《奥斯陆协议》的成果,20年后,冲突仍在继续。自今年10月初起,巴以双方开启新一轮“暴力循环”。双方袭击和冲突不断加剧,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军警之间的冲突更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10月中旬强硬表示,以色列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本国局势恢复平静,“以色列将会跟行凶者和那些想要采取刺杀行动的人以及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人算账。这些人不但将被剥夺一切权利,我们还将让他们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全部代价。”
随后,以色列还对耶路撒冷爆发或煽动冲突的地区进行封锁或包围,对袭击者的住所进行强拆并不允许重建,没收袭击者资产,对东耶路撒冷参与袭击的人剥夺其永久居留身份等。
在东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门前,平时熙来攘往的景象被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军警所取代,只有少数阿拉伯青年在门前的台阶上闲坐。一个名叫哈提德的东耶路撒冷阿拉伯居民说,这些以色列军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每过一两个小时他们就要过来检查坐在大马士革门前的人的身份证件,没有任何理由。如果看谁不顺眼,就拉去搜身。这对这地方影响很大。大马士革门原本是个很热闹的地方,人们聚在这里聊天、做生意,这是耶路撒冷老城的主要入口,可是现在差不多空空荡荡的。”
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以色列的安保措施更为严密。巴勒斯坦人权组织成员埃萨·阿姆罗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这里是袭击和冲突多发地,阿姆罗说目前家在老城的巴勒斯坦人只有登记之后才能进入老城,“你要把名字和身份证号进行登记,然后获得一个在检查站使用的号码。我就住在里面,但他们不允许我进去,因为我拒绝用一个数字代表自己。我不是一个数字,我是一个人。我希望我的朋友都能来我家做客。我不想登记,我不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出入自己家,所以现在我都要爬墙,还要穿过很多小区和田野才能回家。”
但以色列的强力安保并没有让以色列更加安全。从2015年10月初起,此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20多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死亡、14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巴以紧张局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10月21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时,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结束暴力冲突,回到和平进程中来。
11月2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以色列,克里表示以色列有捍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都很清楚这些已经发生的恐怖主义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今天我在这里谴责任何夺走无辜生命和破坏一个国家正常生活的恐怖主义行为。以色列完全有权在世界上保护自己,以色列有保护自己的义务。”
对于此次冲突的起因,以色列频频指责巴勒斯坦的煽动,以色列外交部总干事多尔·戈尔德表示:“这些煽动是目前局势升级的源头。煽动言论只会使我们面临的愤怒和暴力的火焰越来越高。很多组织或个人通过煽动性的言论企图引发武装冲突。如果对这些煽动言论置之不理,将会对这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造成破坏。”
但巴勒斯坦人显然有相反的看法。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会见潘基文时表示,导致巴以之间暴力循环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以色列的占领是根源,“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长期的占领、缺乏有效的政治解决、以及巴勒斯坦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出路,这使人们沮丧绝望。再加上由此造成的经济上的瓶颈和人们每天遭受的苦难,所有这些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日趋紧张的局势让更多的人怀念拉宾这位有政治决心和勇气的以色列领导人。今年10月31日,有10万人参加了以色列举行的拉宾遇刺20周年纪念集会。当年主导《奥斯陆协议》签署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集会上发表演说,呼吁以色列人继承拉宾遗志、努力实现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你们所有人必须决定如何完成拉宾的遗志,因为这最后一个章节必须由拉宾付出生命保卫和扶持的人民来书写。拉宾认为你们必须与你们的邻居共享未来,认为必须也要给他们的孩子以机会,认为必须为和平承担责任、认为致力于和平所产生的风险远不如远离和平造成的风险严重。巴以和平的下一步取决于你们是否认为拉宾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