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改革是新常态下重塑发展新动力的基础

2016-01-08 17:45:36|来源:光明网|编辑:杨玉国

  作者: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春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适应新常态,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消除制约经济增长潜力深度挖掘、增长动力顺利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为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是新常态下重塑发展新动力的基础。科技、教育体制完善,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新常态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障碍,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是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科技资源的使用不能撒“胡椒面”,新常态下要加快整合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掌握的科技资源,进一步明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定位和支持重点,防止重复部署。推动国家科技资源更多流向企业,支持企业更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探索以科技券等形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建立健全对科技计划实施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二是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关乎到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新常态下,要支持发展国家共性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从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机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为产业升级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三是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新常态下,要加快建立大学、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转移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年度报告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许可、技术入股等法律法规,促进高校、科技机构科研成果产业化向技术许可、技术转移为主的方式转变。发展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以及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是完善技术创新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环境氛围,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新常态下,要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支持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试点。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制订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细则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策,建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价和监督机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研发合同制试点,引导需要使用新产品的政府机构和企业按照可预见的产业需求与科研单位签订合同,从研发到产品全面订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流动和评价体制机制,推广科技入股、股票期权等激励模式,支持科技人员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双向流动,建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推广和交易。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创业创新文化氛围。

  教育体制改革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教育则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新常态下,要围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加快与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关系紧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基础教育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和教学,尊重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勇于挑战程式的探索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方式由注重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注重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

  高等教育要坚持“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结合,大多数大学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逐步建立“宽进严出”的体制机制。少数大学主要承担“精英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任务,实行“严进严出”的机制。加快推进高校自主办学,增强学科设置调整的灵活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与生产、科研部门需求信息的沟通机制,允许大学与企业合办社会亟需专业。创新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制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教育年限。

  职业培育要加快管办分离,改革创新社会办学体制,深化公立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加强校企合作,以需求为导向,扩大开放式办学。加大公共服务、扶持力度和购买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加快职业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工人队伍。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