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中国内地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2016-02-16 17:55:11|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杨玉国

  原标题:广东发现中国内地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例 疾控专家表示目前传播风险极低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惠婷):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14日痊愈出院。但是第二天(15日),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广东省又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该患者病情好转,仍需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该名病例是一名28岁的男士,在委内瑞拉经商3年后,于本月12日抵达白云机场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有发热、皮疹的症状。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当即采血筛查寨卡病毒,并通过广州120急救中心将患者转运患者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当天,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省疾控中心两个单位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15日由中国疾控中心最后复核结果相同,经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

  主治医生、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建在医院接受本网专访时介绍患者病情。“入院后我们对他做了一些相关的检查,发现他主要的异常就是肝功能异常。所以我们主要以护肝对症治疗为主,其他没有太多的治疗。他在我们这里烧了2天,12、13日发烧,14日开始就退烧,现在皮疹开始消退。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因为他目前病毒还有,小便里还有唾液里都还有病毒,所以我们还要继续隔离观察。”

  该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传播。与国内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一样,广东患者曾于一个月前在委内瑞拉与类似的发烧病人、皮疹病人接触,回国前也曾被蚊虫叮咬。记者在患者病房看到,为防止其治疗期间出现蚊虫叮咬情况,病床外还架设了一条蚊帐。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主要靠对症治疗。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介绍说,在病例的治疗中,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因为现在西医的方法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而中医通过调整机体的抵抗力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减少造成的损害,所以我们也就根据这个原则,一个来减轻病人的症状,同时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使这个病程缩短病情减轻。特别是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的治疗,我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案。”

  目前,中国共报告了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两名患者均由广州口岸入境。加上广东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国际交流频繁,市场会面临传染病输入的风险和挑战。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何剑锋认为,寨卡病毒主要是埃及伊蚊在传播,但其在国内数量不多,目前天冷情况下病毒在国内传播风险极低,但不排除天热后风险加大的可能性。“中国现在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边边境的地方有埃及伊蚊,其他都是白蚊伊蚊占主导。但是随着春天来临,温度逐步回升,蚊子活跃会逐步加强。我相信输入性的病例不会断绝。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关键是减少蚊子的密度。那么即使有病例传进来,那它在国内传染的可能性极低。”

  寨卡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像感冒一样可以自我痊愈的病例。它的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初期极为相似,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常见,也可出现头痛、肌肉痛和呕吐症状。但从1968年在尼日利亚的人类标本中首次监测到寨卡病毒至今全世界没有出现一例致死病例。科学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可能与婴儿小头畸形有关联。所以,疾控专家特别提醒孕妇尤其需要防蚊叮咬。

  何剑锋表示,关键是要降低蚊媒密度,防止蚊虫叮咬。 “伊蚊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生长在清水当中,家庭附近。因此,我们现在过年养很多花花草草,把花盆托的水要勤换水。防蚊子应该从每个家庭做起,清垃圾、倒积水、保健康。没蚊子,寨卡、登革热都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外,专家表示公众如果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出差,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近期更要尽量避免前往南美和拉丁美洲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