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新思路:互联网+扶贫打造“私人订制”
未来网康县2月19日电(记者 张晓迪)隆冬时节,走进康县周家坝镇李坝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斜屋顶民居、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通村路,到处是焕然一新的景象。贫困户李正银说,全家不但住进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修建了花园,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康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的总基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向“短板”聚力,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创新性地提出精准扶贫一村一方案、一社一台账、一户一对策,深入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四位一体“造血式”扶贫,探索出了一套合力扶贫的“组合拳”,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量身定做每户都有“扶贫对策”
走进周家坝镇砖沟村杨志平家,已经采挖的丹参装满五个化肥袋子,杨志平说,明天中药饮片公司就要来收购,估计能卖2000多元,加上儿子杨文新今年打工挣的一万多元和各项惠农收入,五口人每人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周家坝镇党委书记郑绍邦展示了一份针对杨志平家的帮扶方案,“为其免费提供丹参种苗,培训电焊技术。”
“想要真正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只靠单方面的资金供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产业化带动扶贫。这就像供血,只会输血,不会造血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康县委书记李廷俊说。
位于县城周边的城关镇凤凰谷村,“双联”单位为19户贫困户每户在村旅游公司入股3000元,年底贫困户均分得3000元红利,加上在公司的务工收入,1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精准扶贫,“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了让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人帮、有人带,康县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包扶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程,把培养主导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在145个贫困村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到贫困村“驻村蹲点、扶贫攻坚”,开展结对帮扶。据统计,康县去年共整合各类资金1.34亿元,安排特困片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11万元,带动11536人实现稳定脱贫。
电商思维引导贫困村“触网”
在王坝镇大水沟村电商服务中心,十多台电脑前坐得满满的,有开办农家乐的、有从事种植的、养殖的,还有在外打工刚回到村里的。村支书肖九宏说,电子商务的发展,搭建起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平台,解决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近年来,康县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农产品走出去,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鼓励贫困村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1个,村级服务点60个;发展电商企业13家,物流快递15家,直销代销网店892家,实现线上交易6433万元、线下销售9867万元。木耳、香菇、天麻、土鸡等土特产热销省内外。
依托资源 “探路”生态扶贫
“以前我们一家人东奔西走,一年也就收入万把块钱,现在家里办了农家乐,不用出门,每年就能有几十万的收入。”王坝乡大水沟村村民肖子春高兴地说。
“我家的4亩核桃园,经过综合管理,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元。”望关乡沈湾村村民李仲义笑着说。
“我家种了4亩魔芋,收入了三万多元。”铜钱乡罗坪村村民罗明全说。
在康县,生态扶贫已经悄然成风,俨然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扶贫手段。
“生态扶贫就是依托生态资源,在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互动、相得益彰。”康县委书记李廷俊说。
城关镇凤凰谷村依托美丽乡村和风景如画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成立了乡村旅游公司,去年实现营业额114万元,盈利46万元,带动37户股东摆脱贫困奔小康。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摘下穷帽子。在康县王坝乡、城关镇、阳坝镇随处可见。
“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经济林产业,实施生态扶贫,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达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多重效果。”康县林业局负责人说。
强化责任制定最严考核办法
围绕省市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指标,康县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包括减贫成效、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改善等方面。这也是康县史上最严的工作考核方案。《方案》要求,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主要考核减贫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扶贫开发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奖优惩劣。
纪检、组织部门还组成督察组,深入乡镇村社,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的方式,严肃查处扶贫工作中的“庸”人、“懒”人、“散漫”人和“拖拉”人,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指挥落实不力,干部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强化工作责任。据统计,2015年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康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651 元,同比增长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