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寨卡病毒病已构成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6-02-02 08:06:07|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杨玉国

  原标题: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病毒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素云):世界卫生组织2月1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对南美出现的寨卡病毒病进行讨论评估后宣布:南美地区爆发的寨卡病毒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还针对目前的疫情情况提出了应对和预防建议。

  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于1日在日内瓦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世卫组织秘书处介绍了新生儿小脑症的集中爆发与寨卡病毒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并认为目前的疫情流行情况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后,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了紧急会议上述结果。

  寨卡病毒于1947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体内被发现,因此被称为“寨卡病毒”。它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均曾发生过人感染病例或疫情,但情况都不严重。这次疫情之所以引起世卫组织的重视,是因为流行规模扩大,而且现在还高度怀疑这种病毒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脑畸型或神经系统疾病。本轮寨卡病毒病第一例报告病例于去年5月发生在巴西。世卫组织称,目前巴西国内共计报告4000多例小头症疑似病例,其中确诊270例。目前,美洲地区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

  世卫组织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建议,应该加强对小头畸型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该疾病集中爆发原因的研究,以确定其是否与寨卡病毒直接有关;鉴于小头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集中爆发的区域都是新近寨卡病毒感染的地区,因此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公共卫生措施,减少感染,特别是孕妇和育龄妇女。

  “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对流行病的一种较高级别的预警。从定义来说,这种疾病的国际传播已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而《国际卫生条例》缔约国有责任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疫情和病例。

  在疫情应对和预防方面,世卫组织都提出了全面具体的防控意见。关于传播防控,世卫组织建议加强对寨卡病毒感染的监测,确定诊断标准;优先研发诊断寨卡病毒感染的新方法;受寨卡病毒影响的国家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确保从病毒传播根源上进行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受感染的孕妇,应提出建议并进行追踪。

  关于长期防控措施,世卫组织建议加强对寨卡病毒疫苗、治疗和诊断方法的研发力度;另外,在已知的寨卡病毒传播地区,卫生部门应做好准备应对小头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出现的继续增长。

  另外,世卫组织还建议要进行数据共享,国家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共享相关重要信息;有该疾病与寨卡病毒传播的临床、病毒学和流行病学资料,也应迅速与世卫组织共享。

  与此同时,世卫组织不建议对寨卡病毒影响地区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但可以向前往这些地区的旅客提供防控意见。此外,飞机和机场应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灭虫标准。

  世卫组织强调,居住区附近的蚊子滋生地是最重要的防控对象,一是从源头减少蚊子的繁殖,二是减少蚊子和人之间的接触。这种蚊子主要是在白天叮咬,因此建议老人孩子和病人在白天休息睡觉时使用蚊帐。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