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也是一次科普契机
因为在“人机围棋大战”前两局中,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落败了,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和预测比赛的最终结果,想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其实,关注输赢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李世石赢了,毋庸置疑,这是人类智慧的胜利;如果李世石输了,也是人类智慧的胜利,因为人工智能是人造产物。
无论这场比赛谁输谁赢,从长远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即便这一次李世石赢了,但最终还是会输。这就是技术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就目前来看,人类大脑的进化能力,远远不可能赶得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想想人类已经出现多少年了,而人工智能出现才多少年,放在几十年前,这场“围棋大战”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已经成为了事实。
在很多时候,风险只有来了,才知道如何应对。而且应该相信,人类永远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特别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因为有着理性的自觉,常常拥有一些运气,从而“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自己,而不是为了控制自己。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初生物中的“克隆技术”出现,也引起了一场铺天盖地的担心。对于可能的风险,可以提前思考乃至作出一定的防范,但也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可能只是“莫须有”的风险,捆住了手脚,吓住了自己,失去了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就当前来看,我们更应该把“人机围棋大战”当成是一场“科技盛宴”,别错过“人机大战”的科普契机。在这次两会上,供给侧改革成了代表委员谈论的热点。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涅槃。“中国智造”的核心是创新创造,如果没有一大批爱好创新创造的人,如果整个社会不能流淌创新创造的血液,那么创新创造很难蔚然成风,“中国智造”也很难春色满园。现在,这场“人机围棋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了青少年的目光,我们更应该把其当成科普契机,厚植创新创造的生态土壤。
“人机大战”是场没有输赢的比赛。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欣赏这场比赛,从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创新的力量。(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