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梦”迈出重大一步

2016-03-16 13:42:27|来源:经济日报|编辑:谷士欣

  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并给予积极评价。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发表《从五点了解中国两会》的文章称:今年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所以今年的两会更显重要。德国政治学家梅斯奈尔说:“中国两会很重要,越来越有世界性意义。因为,中国制订什么计划,中国未来做什么都将影响世界发展的方向。”中国正在用自己的发展成就和独特影响力吸引着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点赞。

  中国两会体现自身巨大优势

  中国的两会适应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巨大优势。南非政治家达里尔·斯万普尔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一种政治制度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时俱进,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发展和成熟,为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这也是中国在短时间内能在减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民主进步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巴基斯坦中国问题专家马苏德·萨塔尔·汗说:“每年两会上的焦点,都能成为民众讨论的热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拥护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共创美好生活的决心。”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理性务实

  德国中国问题专家李远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在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展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法国金融专家帕斯卡勒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理性且务实”。针对当前中国的实际国情,这一增速可以有效缩小区域差别与贫富差距,同时也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减压,内需市场预计将因此受益。韩国湖西大学教授全家霖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正在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不宜单纯以增长率数值来评判,还应看重发展的实质内容。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服务业的兴起对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只要中国政府全力推动经济向服务业和内需转型,并且加强改革力度,中国就能够实现未来5年经济年均增长6.5%的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60多次强调了创新。不少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目前的创新机制将有助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罗德·瓦伊指出,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和创业的举措是正确的,创新和创业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经济从现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泰国金融专家蔡伟才认为,创新对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创新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中国制造”升格为“中国创造”。一个平衡协调、充满环保意识、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发展策略对亚太各国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国际舆论点赞“十三五”规划

  俄罗斯《独立报》近日报道称,“十三五”规划是今年中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中国政府对未来发展已有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之前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一步。德新社报道说,中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倚重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加强国内市场的消费。

  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和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出,中国将在供给侧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方面发力,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产业中去。同时,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推动“营改增”结构性减税以降低企业成本、淘汰“僵尸企业”以化解过剩产能,以及推进城镇化、国企改革、去房地产库存等。事实上,中国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力促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创新以培育新动力等举措,都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四个没有变”,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正通过两会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变化,并为之称道点赞。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