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设25项具体指标量化工作 创新驱动亮相

2016-03-18 09:16:10|来源:央广网|编辑:谷士欣

  原标题:“十三五”规划设25项具体指标量化工作 创新驱动亮相

  新华社受权于17日全文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又在此基础上分为25个具体指标。例如,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九成;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超过70%。

  规划纲要所设置的这些指标和此前“十二五”规划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创新驱动”作为一个指标大项,更是首次被写入规划纲要之中。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我国已向世界宣布,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意味着传统增长模式将得以改变,强调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他认为,我国现在科技创新还是“后发优势”居多,而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先发优势”,因此不能过分强调下游而不注意源头,这是国家开始重视创新源头的体现。

  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认为,规划提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提升至2020年的12件,万人专利数量预期翻倍意义重大。这个指标设定符合我国发展国情,过去不够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导致很多人不愿投入研发。国家鼓励创新,将赋予企业新动力,有利于延长各个产业链,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此外,资源环境指标从此前的8项升级为10项,在四个指标大类中数量最多,且要求最为具体。由于这些指标全部为约束性指标,因此也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指标考核。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空气质量PM2.5指标和地表水质量指标首次被写入规划。

  对此,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规划纲要的环境指标有两大领域,一是对水和大气提出了明确的环境质量要求,与老百姓的感觉直接相关;二是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都有总量要求,它不是和环境质量直接挂钩的,但是它对改善环境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规划纲要还提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年均增速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要大于6.5%,解决5000万人就业,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等,这些指标格外引人关注。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岳修虎称,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必须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实际经济增长为7.8%,未来五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需达到6.54%,因此6.5%以上的增速目标满足了这种需要。

  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介绍,发展新理念和经济新常态贯穿于整个规划纲要的各个领域全部过程,同时发展新理念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又落实在各项重大政策举措上。规划纲要从我国经济的实际出发,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来处理。充分落实五大政策支柱,还特别强调了要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强风险防控,加快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提质增效。

  徐绍史表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正在部署推进,去产能方面将从钢铁和煤炭入手,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钢铁五年之内要去产能1到1.5亿吨,煤炭去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的也是5亿吨左右;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库存,也包括一些其他库存;去杠杆就是去企业债务的一些杠杆;降成本也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比如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补短板要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除了一些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一些基本公共服务。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