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案真相不明何谈问责

2016-03-21 07:25:29|来源:京华时报|编辑:王瑞芳

  在舆论的关注下,河南周口“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据周口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公布,假“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被注销,工作也被解聘,9名责任人受处分。对此问责结果,王娜娜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并没有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表示将维护自己读大学的权利。

  由于人为原因,使得自己与大学擦肩而过,这样的人生遭遇给王娜娜带来的伤害,远非一纸问责所能弥补。就个人而言,还原真相,救济权利,乃是正义回归最基本的要求。如今,当时的责任人虽然已被问责,但事件的真相却隐晦不明,甚至连事件的性质都模糊不清,受害人连自己是如何被侵权的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受害人最终得到了充分的救济,这种正义的救赎也是不完整的。

  作为一起被围观的公共事件,真相乃是不可或缺的需求品,因为真相是正义归复的原点。遗憾的是,在周口官方公布的这份情况中,只承认王娜娜被别人顶替上学“情况属实”,却对其中的原因、经过、定性等关键环节只字不提。问责对象涉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公安机关及当时就读中学的相关人员,分别从“领导责任”到“直接责任”,结果看似煞有介事,实则缺乏诚意。这9名被问责对象在事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其行为是过失还是故意,是否存在渎职和滥用职权的现象,等等,这些受害人和公众都极度关注的疑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问责的前提是厘清责任人的行为事实,如果没有彻底查清责任人的行为,就急切地想以问责来应付舆论,那么这种问责不仅无法取信于民,反而更会招致公众猜忌。从目前问责的方式和力度看,官方调查似乎只认可是招生过程中的某种“漏洞”,而没有启动任何司法调查程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出受教育权的“狸猫换太子”,就是顶替者凭一己之力搞定的呢?倘若果真是“通过中介花钱购买的指标”,那么所谓的中介又是如何搞到“指标”的?中介的“指标”又如何能够一路畅通无阻?难道仅仅只是钻了管理上存在“漏洞”的空子?这种买指标的行为是否只是个例?其难道不应该被追究法律责任?

  不难看出,事件虽然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但问责却缺乏基本的真相支撑,难免让人产生模糊焦点、避重就轻的嫌疑。据称,“由于13年前具体操办此事顶替者的舅舅已经离世,所以调查组未能还原冒名顶替的关键细节”,这种说法或许意在表达调查的难度,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并没有多少说服力。一起“冒名顶替案”,其间牵扯的部门和人员之多,不可能因为某一个人的离世而证据全失,更不可能连事件的基本性质都搞不清。

  事件发展至此,并没有到问责终结的那一步。相反,它更提醒人们:真相的获得需依赖独立公正的调查。王娜娜依靠法律程序维权勇气可嘉,其上大学的梦想在舆论关注下或许也不难实现,只是这一切正义的回归,都应是基于事实真相的悔过与担责,而非出于化解危机的“私了”或“摆平”。(兵临)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