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列出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

2016-03-06 09:42:36|来源:新华网|编辑:王涛

  原标题:中国列出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题:中国列出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

  新华社记者张展鹏张建双瑞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十三五”时期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2015年11月间,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这一专业术语迅速在中国成为热词。

  “此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表明国家下定决心推动供给侧改革、做好‘加减法’。”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说,之前人们熟悉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供给侧则是要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与创新,与西方供给学派有根本区别,后者兴起的基本背景是西方国家深陷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潭。

  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等——被认为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加法”。过去一年,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从供给端看,大量新生儿在未来将提供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各省市也在供给端积极“做加法”、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三省,经济下行态势一度受到海内外舆论热议。今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吉林即召开服务业发展攻坚大会,提出将服务业培育成“十三五”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引擎。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认为,东北发展服务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冰雪旅游产业,短期投入大但长远看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在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等产业寻找增长点,不仅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也是东北三省走出经济困境的必由之路。”

  江苏是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大省,该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的河南省,则提出要强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还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适当“做减法”。事实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从字面上理解也是减法居多。

  中国经济大省广东本月1日在全国率先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五个行动计划,提出3年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此外,山西省计划至2020年压减煤炭产能2.58亿吨,河北省计划到“十三五”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为企业减负,是当前呼声极高的一个“减法”。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说,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国实体经济税负较重,人力资源成本高,原材料等各方面成本近来都有所增加,应通过降低税费和企业成本,帮助实体经济渡过困境。”

  全国两会前夕,江苏省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作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举措,可为全省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逾千亿元,仅在电价下调一块,就能为企业省钱28亿。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宣布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而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就是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此间观察者认为,供给侧改革是打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大门的一把钥匙,两会后必然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重点或有所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各地都将一起认真做好这道“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