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原标题: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油气探明储量连续五年保持高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新闻有,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国土资源部负责人透露,我国油气探明储量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去年页岩气产量大幅增长258%;中国南沙渚碧灯塔建成发光。
北京时间6日凌晨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实践十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究的科学卫星之一,总设计寿命15天,其科学任务是研究并揭示微重力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及生命运动规律,取得创新成果。“实践十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介绍说:“实践十号发射很成功,下面就是卫星运行期间的科学实验任务,其中生命科学10项,还要返回,再分发给科学家做分析处理。经过分析,我们希望能得到比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据了解,“实践十号”将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比如微重力条件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空间辐射对基因组的作用和遗传效应研究、微重力下煤燃烧及其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等,共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
此外,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宇宙航天研发机构也各自参加了一个科学实验项目。胡文瑞强调说,所有科学实验均具有创新性,不会重复别人的实验。由于地球受重力影响,很多现象在太空中是不一样的,微重力试验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自然规律解决现有的科学难题,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从天而降的科研成果,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再来关注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最新动态。国土资源部今天披露,2015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保持稳定态势,其中,石油产量2.15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243.57亿方,较上年下降0.4%。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于海峰介绍说,从油气资源勘查上看,全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储量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15年全国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18亿吨,是第13个也是连续第9个超过10亿吨的年份,至2015年底,全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4.96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仍保持‘十二五’以来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6772.20亿方 2个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方,至2015年底,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1939.45亿方。”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增速比较迅猛。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44.71亿方,同比增长超过258%,当年全国页岩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4373亿方。
另据介绍,我国16种主要固体矿产中,除钾盐外,均有勘查新增。其中钨矿、锡矿、金矿和磷矿增长幅度超过50%。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大力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和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5日,交通运输部在南海渚碧礁举行了渚碧灯塔启用仪式。据介绍,渚碧灯塔在2015年10月开工建设,灯塔塔身高55米,配置4.5米直径灯笼,装配大型旋转灯器,采用北斗遥测遥控终端进行远程监控;灯塔夜间发白光,灯光射程22海里,周期5秒。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郑和平介绍说,渚碧灯塔投入使用,将有效提升周边水域助航、通航管理及应急搜救能力,“为提升灯塔的导航性能,灯塔配套建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甚高频基站,可以为过往船舶提供定位参考、航路指引、航行安全信息等导航助航服务。渚碧灯塔是继华阳、赤瓜灯塔之后,在我国南沙水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又一座大型多功能灯塔,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南海水域航海保障能力。”
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近日透露,该所先进核能研究团队在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堆芯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研发出新型燃料组件及包壳材料,解决了铅基堆堆芯高份额燃料、高密度冷却剂、耐高温耐腐蚀结构材料等关键技术难题。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实现了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核心技术自主掌握。
今年6月1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迎来建院60周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6日向媒体透露,儿艺将用一个历时6个月的超长演出季来迎接自己60岁的生日,“今年在这个展演季当中,我们会安排45台剧目,352场演出,我们的足迹不仅在北京,还将延申到全国50个城市,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孩子能跟我们一起分享中国儿艺60年的收获和快乐。”
据介绍,届时,除了有中国的院团参与演出外,还有来自美国、罗马尼亚、立陶宛、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儿童院团参与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