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忠教授介绍手术情况(代红玉 摄)
患者前臂预制的耳朵(西安交大一附院 供图)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代红玉):3月29日,一场医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移花接木”手术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惊艳世界。当日,该院的郭树忠教授和舒茂国教授带领整形美容颌面外科团队经过7小时奋战,成功的将4个月前,在患者前臂预制的耳朵与颈部、面部等处血管接通,并移植到了患者的头部,让耳朵真正“活”了起来。
患者吉某因为严重车祸导致右侧头部严重外伤,经过抢救,患者的生命保住了,但少了一只耳朵。经多方打听,吉某2016年慕名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求诊。该院的整形美容颌面外科的郭树忠教授,了解情况并与全科专家教授讨论后,最终决定取用胸部肋骨,在吉某前臂预制了一个耳朵。经过4个月左右的恢复,吉某的前臂再造耳朵形态逼真并与前臂组织完全融合。2017年3月29日,一场汇聚全院多科室力量,跨越7个小时的前臂再造耳手术震撼上演。
据郭树忠教授和舒茂国教授介绍,该次手术的难点在于头部曾经严重损伤部位很难找到合适的血管,并且血管只有火柴杆粗细,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十倍,用比头发丝细的缝线缝合10余针,手术难度很大。在保证血管通畅的同时,还需要将耳朵移植到合适的位置,保证其处于合适的角度和大小,并具备逼真的外形,恢复其听力。
为了保证患者2个部位的手术同步进行,麻醉团队不仅增加了人手,而且还实施了精准的麻醉方案,除了常规的全身麻醉外,麻醉科王强主任、严军副教授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前臂的臂丛神经、颈部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由于手术时间预期比较长,避免血管痉挛,手术室特意为患者准备了保温毯,以确保患者长时间手术保持体温正常。此外,手术室还为患者术中输入的液体采用同步加温,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开始后,郭树忠教授利用多年的丰富经验,解决了因患者前臂血管层次发生变化而难以找到合适血管的难题。在舒茂国教授和其他医生的全力配合下,最终实现了前臂再造耳与头部、面部血管的完美缝合。缝合后,郭树忠教授和舒茂国教授用便携式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来了解再造耳的血供情况。只见仪器的探头放在耳部,大伙听到了惊喜的声音“咕咚、咕咚“,这就是血管里面血流动的声音,此刻说明手术再造耳移植成功。
在我国,外伤和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耳缺损患者有50万左右,这些患者面临着怎样的痛苦和心理阴影,如何让他们走出阴霾,回归社会,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人生,是郭树忠、舒茂国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努力实践、探索并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目前,郭树忠教授团队每年为500名左右的孩子再造耳朵,誉满全国。
为了给小耳、缺耳、无耳患者再造一个正常的耳廓,郭树忠领导的团队经过多年的技术革新,创造了目前的第四代耳再造技术,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使得再造耳部的细节更加逼真,耳部该有的沟沟坎坎都能够出现,可以假乱真,使患者重拾信心,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监护室康复,再经过两周左右的治疗、监测,保证新耳朵完全存活后,患者将重返工作单位,迎接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