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港直通车】为爱坚守十余载 香港社工的"新莞人之家"(组图)
2017-06-26 16:38:18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杨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24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1

  社工不是职业,而是终身的事业,这是徐祥龄先生一生社工服务所秉持的原则。徐祥龄有着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社工之父”之称,曾经在香港做过30多年专职社工。不幸的是2014年83岁的徐祥龄先生因病离世。挂满社区服务中心墙上的锦旗向世人讲述着徐祥龄生前的事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2

  1997年6月30日,徐祥龄和谭翠莲守在电视机前,见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深圳进驻香港的历史时刻。改革开放后的东莞逐渐富裕起来,但物价却比香港便宜不少,很多香港退休老人都选择来到这里养老,谭翠莲夫妇便是其中之一。2004年退休后的徐祥龄和谭翠莲带着退休金来到东莞准备安享晚年。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夫妇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养老计划。“有一天我和徐先生在横沥医院买药,看到几个民工用一辆三轮车拖着一个妇女在路上跑,应该是要去医院。病人满身是血,她老公一边哭,一边喊着没钱,怎么办?这对我们的冲击挺大的,我们开始关注这个群体。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谭翠莲说。在东莞横沥镇有这样一栋5层小楼,上写着“隔坑社区服务中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3

  起初,夫妇俩想的是给农民工提供一个看电视,唱歌休闲的地方而已。2004年,夫妇俩把在东莞原本打算养老的两栋房子改成了“新莞人之家”,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当时这里置办了乒乓球台、电脑室、放映厅,免费为农民工服务。下午3点,谭翠莲抵达社区服务中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4

  大爱无言,行善不易。社区服务中心刚成立的时候总是冷冷清清的,有些人知道这个地方却不敢来,怕受骗。“最开始的时候当地政府也怀疑过我们,觉得你一个香港人,祖籍不在东莞,跟这里非亲非故,要搞什么名堂。” 谭翠莲回忆说,“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徐祥龄和我每天上街宣传游说,把传单送进厂区,在工厂门口搭台告诉农民工兄弟,有这样一个免费娱乐休闲的地方。”夫妇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渐渐地有些人下了班会来放映厅里看电影,但电影快结束的时候都溜走了,因为担心收钱。谭翠莲正在制作手工项链,她说周末要教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一起做。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5

  社区服务中心在创办初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夫妇俩无奈只好回到香港向朋友筹款。如今,向社区服务中心捐助物资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谭翠莲盘点着收到的新一批捐赠物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6

  行善的路不仅要一直走下去,还要走的更好。2006年,社区服务中心开启了农民工子女助学计划,每年向农民工贫困家庭发放助学金;2008年,该中心开设430学堂,为在东莞的外来工孩子们提供了课后学习、休息的去处。同时,社区服务中心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获得了认购的社工岗位。谭翠莲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7

  下午4点半,社区服务中心渐渐热闹起来,不少农民工子女放学后会来到这里写作业玩游戏。因为大多数农民工都会工作到很晚,与其让孩子放学后一个人在家,不如来到这里。谭翠莲和徐祥龄没有孩子,“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徐先生走了,我就更要好好照顾他们。” 谭翠莲说。谭翠莲询问孩子们的情况,“新候鸟计划”是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第一个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公益慈善项目,专门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8

  如今,社区服务中心有100多名专业社工人才,服务网络覆盖横沥、石排、凤岗等多个镇区,服务领域涵盖妇女儿童、家庭、学校、司法等。图为一名社工正在为学生辅导功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19

  临近晚饭时间,谭翠莲专门打包了饭菜给一户农民工送过去,谭翠莲几乎每天都会去农民工家里了解情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20

  很多农民工会为了多挣点钱,下班后会把没有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做了这些大概也就能赚几十块钱。”农民工边干边说。谭翠莲和农民工聊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成了这户人家的一块心病。谭翠莲了解情况后准备着手解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21

  从农民工家里出来后,谭翠莲又赶回服务中心,看服务中心的孩子大部分已经写完作业,谭翠莲和孩子们打起乒乓球。“我先生年轻的时候经常陪我打乒乓球,乒乓球对于他来说是开展社工工作的利器。2015年为了纪念徐祥龄,这里举办了第一届乒乓球慈善赛,现场获得捐款100余万。” 谭翠莲说,“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延续了下来,每当摸到球拍我都会想起与他的种种过往,还有他为了这个社区服务中心所做的事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ne20170626022

  如今已经68岁的谭翠莲早已放弃每天喝早茶的习惯,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日,为“新莞人之家”奔波着,忙碌着。

标签: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