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铁路的世界影响力有多强?不仅高铁位居“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人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连风靡全球的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都增添了新角色——中国小火车“勇宝”。展开一张世界地图,你会发现,最近5年来,中国的“火车头”已畅行五大洲!
远眺非洲。今年5月底通车的蒙内铁路上,“东风号”牵引肯尼亚迈出“走向工业化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一步”;从设计到运营全产业链采用“中国标准”的亚吉铁路,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吉布提港的陆路运输时间由最快3天缩短为7小时。
遥望美洲。709辆来自中国的城际动车组,使阿根廷首都核心区与周边卫星城的运行时间缩短一半,日载客能力提升了近一倍;巴西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地铁与动车组来自中国。
俯瞰大洋洲。中国的大功率机车已“扛起”新西兰北岛铁路货运的“半壁江山”,货车出口辆也突破1000辆;澳大利亚的铁路机车、货车、客车和地铁项目都有中国中车的身影。
近看欧亚大陆。中国参建了土耳其的第一条高铁。中国动车组承担着马其顿60%的旅客运输任务。中国高铁“走出去”首单花落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人才培训、列车运营等都将采用中国标准,堪称中国高铁全系统、全产业链“走出去”的第一单。
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考运输救援车上的减震降噪系统,也是中国铁路衍生产品!
实际上,这些年,在外国同行的眼中,中国犹如一座世界轨道交通装备的“梦工厂”。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列车、载重最大的机车、能耗最低的地铁……遁地凌空、驰骋四方的时代列车都诞生在这里,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国中车,制造出的各种列车在全世界102个国家地区驰骋,83%拥有铁路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分享中国铁路的巨大红利。
中国铁路得以顺利“走出去”,靠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拼搏。在自主创新的路上,中国铁路砥砺前行,今年6月27日首发上线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今后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复兴号”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了84%,是目前全球运行能耗最低的高速列车。
从“走出去”到“留下来”,再到“座上宾”,中国铁路不仅跑出中国、联通世界,也扎根海外、造福一方,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小城华都牙也,中国中车东盟制造中心80%的员工当地招聘,获得的订单总金额近百亿元;在尼日利亚,借助铁路项目,中土集团为当地培养出第一批产业技术工人,让当地人借助铁路项目,既有今天的饭吃,还有明天再就业的本领;在美国芝加哥,中国中车的新工厂每年产能将不低于168辆地铁,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连芝加哥市市长拉姆·伊曼纽尔都感慨:“中车投资为芝加哥工业区振兴注入了经济动力,创造大量高收入工作岗位。”
(本报记者:陆娅楠 原标题:中国“火车头”领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