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共筑中欧合作新时代
2017-11-29 20:20:59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韩基韬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1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欧洲公共银行协会2017年会上发表演讲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2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回答欧洲公共银行协会主席菲利普·米尔斯(Philippe Mills)的提问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史靖洪):当地时间28日晚,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应邀出席了欧洲公共银行协会2017年会,并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张明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中共十九大的重大成果和深远意义,并就中欧投资合作发表了看法。

  张明说,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都长期是世界各国可依靠、可信赖、可预期的发展合作伙伴。一个持续稳定发展、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与世界互动更紧密的中国将是欧洲和中欧关系的机遇。

  他强调,中国已宣布将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大幅放开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明年,中国将隆重举办以进口为专题的博览会,这是中国首创,充分体现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诚意。

  在谈到中欧投资合作时,张明说,目前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已覆盖欧盟所有成员国,欧盟则是中国累计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和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中欧双向投资增长较快,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批发零售、基础设施等领域。但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对外投资存量的4%,中国投资也只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这与双方经济体量并不相称,也说明投资合作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他认为,中欧加强投资合作,可以重点做两件事。一个是做好中欧投资协定这篇大文章。双方尽快达成一份富有雄心而平衡的协定,将为双方投资者建立可预期的良好政策环境,也将进一步释放双向的投资潜力。另一个是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资机遇,特别是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刚刚结束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又取得了不少新成果。中方与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等国签署合作文件,中东欧16国均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方达成共识。中国-中东欧银行联合体正式成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二期完成设立,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畅通了合作“血脉”。“16+1”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相信这次会晤将不仅有利于中东欧国家发展,也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助推中欧关系均衡发展。

  他指出,金融合作是双方可以努力的方向。欧洲的金融机构擅长从事长期性项目的投资,具备相应的风险规避系统,能够为复杂项目的融资管理提供专业知识,通过参与“一带一路”,融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近期,德意志银行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了30亿美元投资,这是很好的尝试。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欧洲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双方可以进一步释放在基础设施投资、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共同致力于塑造全球金融架构、监管和监督标准,为全球金融治理作出贡献。

  张明还强调,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中欧作为世界上两大重要经济体,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中欧之间也有竞争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分歧,但这只是中欧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着眼互利共赢的大方向,采取建设性的务实态度,就会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他说,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的对等开放,就好比拳击比赛要以重量级划分选手一样。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的市场规模和机遇能同中国对等。我们愿与欧方相向而行,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红利。同时,也希望欧方继续保持市场开放,对中国企业在欧投资一视同仁地对待。中国有着同欧洲合作的充分诚意。我们愿意同欧洲朋友一道,共筑互利共赢的中欧合作新时代。

  张明大使还回答了欧洲公共银行协会主席菲利普·米尔斯(Philippe Mills)提出的中国经济如何保持持续增长、如何看待“16+1”合作等问题。欧洲公共银行协会代表欧洲90多家重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3.5万亿欧元,占据欧洲金融市场15%的份额,对欧洲金融、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