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6】2016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亮点
【2016年度文化盘点系列——文化产业】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周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随着人们对数字娱乐内容需求的快速增加,网络文化产业逐渐在我国形成一种强势产业,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其中,而作为数字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化产业将获得重大政策利好。今年的网络文化产业呈现出以下亮点。
一、“互联网+”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VR、AR技术、虚拟增强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开花,并且与文化之间的交互和融合将更加深入,这种新趋势、新业态、新技术和新特点在2016年尤为突出。“文化+”模式融合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垂直领域,推动了文化、旅游、科技和创意设计融合发展,形成“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特色小镇”等文创产业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
二、网络文化产业释放“双创”新动能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由此,创业、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就是文化产业,在“双创”的大潮当中,无数的文化创客们迎来了春天。人才、创意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产,这也使文化企业发展受到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但是“互联网+”突破了产业的界限,实现了更高端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为文化“双创”奠定了资本基础。
三、网络文艺蓬勃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工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以网络文学为例,截至到2016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08亿,较去年底增加1085万,占网民总体的43.3%,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81亿,较去年底增加2209万,占手机网民的42.8%。不仅网络文艺的消费者快速增加,网络文艺作品和网络文艺产业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
四、网络直播从“元年”走向“井喷年”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当前境内各类网络直播平台已达200余家,一些大型网络直播平台注册用户过亿、月活跃用户超千万,网络直播也成为各种资本竞逐的对象。但是网络直播的监管体制仍不健全,还仅仅局限于行业自律,存在着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行业内部鱼目混珠等不良现象。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上岗。这一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直播监管令”,业内预测新规意味着直播行业或将面临较大调整洗牌,推出后直播平台或将面临分化,有直播资质的视频网站将获得更大益处。
五、网络文化产业对传统媒体形成倒逼之势
历时15年之久的《京华时报》正式告别纸质版,全面发展新媒体业务。截止到2016年底,《京华时报》官方微博粉丝已超千万,官方微信账号粉丝已超30万,自办微信公众号“前街一号”在2016年下半年已实现总阅读量过亿的成绩。“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传媒业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融合转型成为传媒业的关键词。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移动转型进入深水区:官方微博、微信成为“标配”,移动新闻客户端也呈现多点开花局面,“移动互联网+媒体”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必经之路。(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