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时启动两项太阳系探测任务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赵新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月4日宣布,该机构的“发现计划”将启动两项分别被命名为“露西”和“灵神”的太阳系探测任务,以研究太阳系早期的形成和进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启动了两项太阳系探索任务,分别是名为“露西”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带探测任务和名为“灵神”的对太阳系最大金属小行星的探测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任务委员会副主管托马斯·祖尔布臣对这两项任务有颇多期许:“‘露西’和‘灵神’将把我们带到一个人类从未探索过的世界,为我们展示全新的图像,给我们新的理论,教给我们有关这个世界的新科学,这两个被选中的任务有潜力帮助我们了解太阳诞生后不到1千万年的早期情况。”
名为“露西”的探测任务,计划在2021年10月向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带发射一个无人探测器。所谓特洛伊小行星是指轨道与太阳系的某颗大行星交叠的一类小型天体,太阳系的特洛伊小行星主要集中在木星轨道上,数量超过10万颗。负责“露西”项目的首席研究员、美国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学家哈罗德·利维森表示:“‘露西’任务是我们第一次对特洛伊小行星进行探测,从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它们各不相同,我们认为特洛伊小行星是行星形成时留下的化石,这也是我们用古人类化石的名字露西来命名这个项目的原因。”
科学家认为,对于特洛伊小行星的研究有利于揭开千万年前太阳系的样貌,彻底改变人们对太阳系起源的理解。
而另一项名为“灵神”的探测任务或许可以帮助人们揭开地球起源的真相。该计划预计在2023年发射无人探测器,探测太阳系中最大的金属小行星──直径210公里的16号小行星,该任务以16号小行星的名字“灵神”命名。这颗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运行的小行星由铁和镍组成,与地核非常相似。这一任务的首席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行星科学家林迪·埃尔金斯-坦顿表示:“我们认为,‘灵神’星曾是一颗小行星的金属内核,这颗小行星的外部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被带有巨大能量的高速撞击摧毁。探测‘灵神’星是人类唯一能够探测行星内核的机会。”
科学家同时认为,对这颗金属小行星的探测有助于未来进行小行星矿产资源的开采。
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学部门主任吉姆·格林也表示,这两项任务相辅相成,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早期阶段。它们能够从被考察的5项探测任务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们的突破性和开创性:“非常明显,这两项任务都是去探索与发现的任务,他们会发回令人惊叹的成果,它们会探究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那些我们科学家还不知道的领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全新启动的这两个探测太阳系的项目都属于该局1992年成立的“发现计划”,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更快、成本更低的探索任务对太阳系进行深度研究。此前,“发现计划”有12项探测任务,确实增加了人类对于太阳系的了解。比如2015年成功完成的“信使号”水星探测任务,以及2016年重启的火星探测计划,执行该计划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计划在2018年5月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