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小伙:我的十年,我的尼日利亚,我的非洲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璟):1月7日至1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开始其为期六天的非洲五国之行。连续27年,中国外长的新年首访选择了这片与中国相距遥远,却称得上是联系最为紧密的大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随着中非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中非民众之间的交往与互信也愈发加深,其中涌现出了无数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也许他们的国籍、肤色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却都同样怀揣梦想、勇敢打拼。在这一系列节目中,我们将和您分享他们的多彩故事,感受他们的绚丽人生!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位在尼日利亚打拼了10年的的故事。
“我来尼日利亚大概有10年了,是07年底来的。”徐赣安,浙江温州人,2007年底大学刚毕业就跟着一个工程公司来到尼日利亚这个位于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国家,这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土地。尽管在出发之前,他也曾通过互联网了解过尼日利亚的一些信息,比如:这个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需求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有了点儿心理准备。然而万事开头难,到了尼日利亚,他还是遇到了一些不小的麻烦。
“困难的话肯定都有,从这么远跑过来,注册公司流程也不清楚,最后请黑人朋友帮忙。一些合作伙伴也给了我不少的压力,还有就是安全方面的顾虑。”徐赣安说尼日利亚是个现代与原始的结合体。比如说你可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座座草棚,那就是当地人的家,整个建筑可能一袋水泥都没用上,但住在里面的人可能正拿着智能手机在打电话。那里的居民也渴望跟上现代化的脚步,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特别欢迎来自中国的“创客”,希望他们给尼日利亚带来变化。“北方豪萨人相对更热情,甚至是一些刚认识的不大熟悉一些黑人朋友,他们都很愿意帮助中国人创业,会以有一个中国朋友,中国合作伙伴为荣,包括我刚来尼日利亚的时候,有一些北方人特别是豪萨人会介绍他的朋友给我认识,他们会觉得很光荣。”
在徐赣安公司工作六年的豪萨人巴巴·阿里就是他们中间典型的代表。“我叫巴巴·阿里,是徐赣安公司的一名工头,我们的工作环境很好,很感谢徐先生给我们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帮助我们消除贫困,带动这里社会的发展。希望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这样我也能从中受益。公司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很开心能够进入这个公司。”
尽管徐赣安会时不常地给在老家温州的父亲打电话,但老人家还是会惦记着孩子在尼日利亚生活是不是习惯、工作会不会太劳累。现在,得知儿子在国外工作勤奋,又有像巴巴·阿里这样可爱的非洲兄弟的帮助,徐赣安的父亲对他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还可以,本身老百姓蛮热情,发展前景比较好。有希望的,(我)对他的发展很满意,老百姓很支持中国人来创业,经济信任度高,有前途。”
徐赣安在尼日利亚创业的中国人当中算是一位成功者,同伴们也习惯把他这样出来闯荡早并且已经在当地做出一定成绩的人尊称为“老尼”。但徐赣安的老家人看来,出门创业本来就是男儿理所当然的事情。徐赣安自己也觉得,比起父辈们从前出门讨生活的种种艰辛,自己所碰到的困难算不了什么,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和面对,本来就是温州人的传统。
对于来尼日利亚创业,徐赣安也有自己的一份心得。“我认为来尼日利亚创业心态一定要放平和,做事要成功本身要热爱这份事业,扬长避短,把好的地方为己所用,热爱这个地方(国家),工作起来也比较有干劲。”徐赣安到尼日利亚已经十年,他参与了尼日利亚的建设,也见证了当地的发展。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徐赣安深有感触。“比较感激自己过去十年在尼日利亚的创业,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我走的路跟我的很多同辈包括朋友都不一样,我挺感激这份经历的。”
在尼日利亚还有许多像徐赣安一样的“老尼”,还有更多的中国“创客”正走在成为“老尼”的创业路上。这些人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尼日利亚故事,圆自己的非洲梦。他们敢闯,敢拼,敢于为梦想买单,他们的人生也必将因此而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