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寿宁下党村:"产业+旅游" 精准扶贫有门道

2017-01-15 10:25:14|来源:中青在线|编辑:张斯路

  下党乡变了。

  每当说起贫困二字,这里的村民总会有这般切身的体会。

  “异常艰苦,异常难忘”,28年前的1989年,寿宁县下党乡给时任福建省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依山傍水的下党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摄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下党乡曾经是福建省定贫困乡、宁德地区四个特困乡之一,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曾经,这个拥有309户家庭1341人的村子是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贫困村,村中没有产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1988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86元,闭塞、落后、简陋是这里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

  为了帮助下党乡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九赴寿宁并三进下党乡现场办公,推动发展。近年来,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全方位汇入了这个贫困山乡,面貌焕然一新:村村通公路、电网、手机和电视信号,衣食住行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人均纯收入在28年内增长了57倍……如今这样的巨变,对于驻村第一书记曾守福来讲,一度是不敢想象的。

  可视化定制茶园:试水扶贫新模式

  

  曾守福(中)与村民 图源于网络

  过去的下党乡下党村是一个没有产业与稳定经济来源的落后贫困村,2014年,曾守福成为了福建省委组织部派驻到寿宁县下党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经多次调研,他萌生了开发经营茶产业的想法。然而这一想法在争取村民的支持上却遇到了“心坎”。

  由于教育落后、思想保守,经商在下党村村民的心中仍旧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活动,于是,这个不曾从商的干部开始自己买书学习相关知识,并利用免费提供有机肥、包销包售的方式,吸引村民共同加入进来。他总说,“只有真正给老百姓实惠,他们才会相信我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他的指导带领下,茶叶生产技术小组和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配合注册的梦之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茶产业的运营和销售,并及时选取部分补充入村财政收入中,确保村民和村集体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

  

  下党村“下乡的味道”销售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摄

  2015年1月,通过在茶厂、茶山上架设30余个探头,开发可视化预订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国第一个植入“消费扶贫”的品牌、同时也是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下乡的味道”诞生。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以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真正用创新技术实现了产品可追溯。依托该项目,茶农的收入翻番,达到了每亩6000元,村财收入逾20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互联网+TV:开启脱贫新渠道

  渠道是产品的重要生命线,而这也曾一度是阻碍下党村发展的关键一环。

  曾守福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次来到下党村的情形:由于缺乏光纤和闭路,打开村中的电视,只有两个台可供选择,无论如何设置,屏幕上总是充满了雪花点,什么都看不到。那一晚,茫然的曾守福跑到廊桥上看着夜空,不断思考着应该如何让这个村庄一步步走向脱贫的道路。

  为了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让党的声音能传进下党村,曾守福便尝试主动向寿宁县广电网络公司争取项目支持。“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和其公司的主营业务很好衔接,依靠‘互联网+TV’的党媒精准扶贫更可以让广电公司走出一条运营创新之路”,面对合作方,他提出了这样的想法。最终,在曾守福的努力下,这一模式得到了福建省广电网络集团的大力支持。

  如今,通过光纤闭路电视入户,村民们不但可以随时通过电视接收到最新的资讯,还可以利用“互联网+TV”平台实现茶叶管理加工和全程视频结合、生态农副产品现期货线上销售与农超对接相结合、“下乡的味道”品牌打造与摆脱贫困相结合的扶贫发展之路。2016年,“下乡的味道”生态农产品共销售800多万元。

  产业+乡村旅游:造血扶贫有未来

  “产业是旅游的生命之本,乡村旅游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经营茶产业的同时,曾守福不断地构想着下党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之途。

  

  下党村廊桥“鸾峰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摄

  事实上,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下党村依山而建、面朝修竹溪,木拱廊桥横跨在绿水间,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 的美景,是寿宁县2014年唯一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任职期间还曾多次途径此处,但长期以来,这些宝贵的历史自然资源却始终未得到良好的利用。

  经过实地调研,曾守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吸引村民共同打造扶贫定制茶产业品牌的同时,更发动全村人打造农家乐,通过乡村旅游扶贫。

  就在去年年底,54岁的村民王明寿打造的农家乐“百口食堂”顺利开张了。这个自15岁就在外地打工的村民曾跑遍全国,忙碌而收入甚微。一听到家乡要发展旅游,王明寿便回到家,在书记的支持下开起了农家乐。“还是回家好啊”,他告诉记者,他还要将房子改造为民宿,来接待更多前来参观家乡的游客们。

  2016年,下党村被列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收获了发展的新契机。在新一届县委的帮助策划下,29个旅游开发项目已经生成实施。据初步统计,2016年赴下党乡参观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收入节节攀升。

  对于现在的村民来说,那片“穷山恶水”走远了,而那个中国梦、属于下党村的梦,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