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销售遇冷在预料之中
据1月23日《北京晨报》报道,22日是今年春节北京烟花爆竹开卖的第一天,三环外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陆续开售。由于今年实施橙色、红色重污染预警禁售禁放的规定,不少摊主感叹要“靠天吃饭”,减少了进货量。首日销售情况更是冷清,有的摊位一天只卖出去几挂鞭炮。据了解,今年零售网点数量和备货量均为北京烟花燃放“禁改限”以来的历史最低值。(1月25日《工人日报》)
春节到,放鞭炮,家家户户好热闹。延续了几百年的习俗,今年似乎有点改变,不但是卖鞭炮的摊位少了,放鞭炮的人也少了,这种变化,有点让人惊喜,但仔细想想,也在预料之中。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今年的烟花爆竹的售卖和燃放做了具体的规定,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今年实施橙色、红色重污染预警禁售禁放,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今年春节期间天不好,烟花不能售卖和燃放,所以很多烟花爆竹的销售商在备货方面比较谨慎,不敢轻易囤积大量烟花爆竹。
从相关数据统计上也可以看出端倪——今年是北京“禁改限”的第12个春节,据往年数据显示,北京全市烟花爆竹连续五年销量下降,集中燃放持续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在北京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数量持续缩水的情况下,甚至一些企业逐渐放弃了烟花爆竹业务。比如原来在北京烟花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几个品牌,今年基本上都看不到了。
其次,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这应该是今年烟花销售遇冷的主要原因。原因当然也很明显,去年年底一直延续到今年的连续雾霾,让所有的北京人都印象深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必须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最细小的细节做起,从最身体力行的事情做起,那就是春节期间少放一挂鞭炮,少放一个烟花开始。
再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90后、00后年轻一代的成长,过节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放鞭炮来庆祝节日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已经是一种比较“土”的过节庆祝的方式了,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宅在家里看看美剧,或者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出去旅游泡温泉,再或者到郊区和朋友一起郊游,鞭炮齐鸣的过节场景其实正越来越停留在70、80年代人的童年记忆里了。
没有鞭炮声,过一个静悄悄的新年确实有点遗憾,但是在当前空气质量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再浓的过节情结恐怕也抵不上身体健康重要,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春节的鞭炮声会一年比一年动静小,文明、健康的过节庆祝方式会更深入的被大家接受。(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