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架构改革选择什么导向

2017-02-02 09:18:54|来源:澎湃新闻网|编辑:梁生文

  依据五年一度的节奏和前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估计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会期应该已经很临近了。

  

  自2013年中国经济确立新常态之后,相应金融领域陆续发生了深刻变化,再加之国际大环境不稳定下金融市场的动荡,均要求现有的货币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尽快做出调整。鉴于中国依然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因此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问题理清楚,不然就是无的放矢。

  首先,本次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体系逆周期扩表后,如何平稳化解中国经济杠杆率过快增长的问题。在2011年之前,银行体系的资产增长曲线基本是包络在其资本扩充曲线之内的,同时也包络在央行资产增长曲线之内,反映出无论是从自身的资本约束,还是宏观货币环境需要,银行体系扩张路径基本还属于常规性的。但2011年之后,银行体系开始逆周期快速扩表,到2016年底,资产规模较2011年增长超过100%(同期其实收资本增长了64%,央行资产增长了22%,央行货币发行增长了34%)。之所以说是逆周期扩张,因为中国GDP增速由2011年的9.5%一路下滑,至2016年底,已降至6.7%。

  由此产生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银行体系资产的增长,对应着包括实体企业、居民和政府在内的非金融部门债务的增长,同期经济增速的下降,三者叠加之后,就出现了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杠杆率抬升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运行平稳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来化解由银行体系逆周期扩表带来的经济杠杆过快增长的问题,就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领域的首要问题。

  其次,银行体系资产快速多元化后,如何保持金融稳定的问题。近年来,伴随金融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得到较快发展,相应银行体系的资产结构快速多元化,非信贷类资产比重快速上升,在此变化下,金融领域跨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快速积累,那么如何权衡好金融深化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就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领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银行体系潜在不良的化解问题。银监会2003起开始公布商业银行的不良数据,2010年后还公布银行类金融机构整体不良情况。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数据和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的不良数据及其在银行业中的贷款占比,大致可以估算出银行业的整体不良情况。估算结果是,如果将关注类贷款视作未来可能的不良的话,2011年银行业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规模1万亿元,到2016年末潜在不良升至7万亿元以上,相应与贷款比值由1.7%升至6.7%,五年间潜在不良提高了5个百分点,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经进入快速暴露阶段。如何遏制住不良上升势头和化解已经形成的不良,则是事关中国金融领域和经济的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针对上述变化,人民银行主导下的中国宏观审慎框架也着手开始建立并逐渐实施,例如,2011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的引入,到了2016年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2017年进一步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评估中的广义信贷范围。可以说,针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相应地,人民银行主导的货币金融调控机制也逐渐完成由单一保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转为兼顾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和金融宏观稳定,但即便如此,现有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依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突出表现为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而关键、决胜期内的经济转型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稳健的货币、金融和市场环境,所以如何权衡好两者之间关系,就成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为此提三点建议:

  首先,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都是普遍存在的,鉴于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以及追涨杀跌的非理性市场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信息的同时,还要对少数市场参与者施以必要的调控和监管措施,以平抑单一市场的异常变化,并且还要在多个市场间做出必要的协调,以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环境的适宜。就此而言,尽快完善现行的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就十分急迫,尤其是如何将金融领域内的各类风险均纳入MPA体系,就成为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如何调控和监管的问题。理论上的调控和监管工具选择,既包括非市场手段,也包括市场手段,至今我们还不能得出那种手段一定比另一种手段更加有效的结论。因此在工具选择的时候,要区分清楚被调控和监管的对象是谁,是市场、是产品还是参与者等,然后再有所侧重的使用组合政策工具,甚至针对新情况创新工具。

  第三,无论未来采取哪种监管架构,更为重要的是监管导向的问题。即从被监管者的约束上,究竟是采用法律诉讼,还是财务约束,说白了监管导向是选择靠律师,还是靠会计。靠律师的话,被监管者面临最大的监管压力来自于违规后的巨大法律后果,比如像美国;靠会计的话,被监管者面临最大的监管压力来自于能够正常开展市场行为的财务约束,比如像欧洲。除此之外,监管机构的独立性、监管机构的雇员规则、监管机构间的职责界定和关系协调机制,监管的评估等等也都会对监管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针对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状况,需要对现有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架构做出相应调整的议题,会被列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议题,那么是在设计监管改革方案必须要考虑清楚上述三点,如果没有考虑清楚的话,贸然改变现有监管框架,恐怕对于市场而言就不是福音,而是灾难。(作者为经济学博士,现任职某银行金融市场部)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