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级景区须具备“第三卫生间” 解决特殊对象“如厕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卉云):所谓“小厕所大民生”,这两年在全国推广的“厕所革命”最近又有新“动作”。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厕所革命会议上提出,全国5A级旅游景区都应配备“第三卫生间”。
在南京一景区,杨女士在男厕所外等着7岁的儿子,她说,还好现在孩子大了。再小的时候,不能独立上卫生间,只能跟着自己去女厕所,那经历真是“又急又尴尬”。杨女士说:“小一点的话就上女厕所,女厕所排队,小孩想上厕所也没地方,他也不像大人能忍,以前有桶,我们都让他在桶里面上,没办法。”
爸爸带小女儿出去玩、儿子推着轮椅上的老母亲逛景区,怎么上卫生间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第三卫生间的推广或许能给出答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博士印伟介绍说,所谓的“第三卫生间”,是独立于男厕所和女厕所的小空间,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方便的问题:“特别是家庭的异性之间,比如女儿协助父亲、儿子协助母亲等,基于这样一个特殊人群的考虑,能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其实第三卫生间在西方早就开始盛行了,确实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事实上,在南京、镇江一些景区已经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在南京夫子庙景区的贡院街公厕,记者看到,男厕所旁边的一扇门上,标注着“第三卫生间”,推门进去,婴儿整理台、婴儿安全椅、幼儿坐便器一应俱全,而残疾人坐便器两侧有栏杆,墙上是紧急呼叫按钮。卫生间环卫工王守林除了日常打扫工作,还自发当起了“引导员”:“我们在这里看,他要是不知道的,我们遇上了就喊一声。残疾人、坐轮椅不方便的,比如说父亲带小女儿,女儿小,到这里面不都可以吗。”
据了解,2017年,全国5A景区将建设604座“第三卫生间”,随之而来的是运营维护成本的增加,对此,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博士印伟表示,可以“以商养厕”:“我希望第三卫生间是一个可持续的概念,不能只追求这个字眼,往景区门面上贴金,要真正面向特殊人群、特殊家庭敞开,要增加使用率,而不能仅仅是一种摆设。厕所的运营维护成本是巨大的,考虑可以“以商养厕”的概念,可以在里面增加一些广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