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朝鲜(上)——朝鲜人也离不开这些休闲娱乐工具
国际在线专稿:朝鲜,对于中国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近在咫尺,却又好像相隔万里的神秘国度。我们对于朝鲜的认知多数是关于接二连三的核试验和导弹试射,联合国三番五次的严厉制裁以及新闻视频中播音员那铿锵有力的解说。其实朝鲜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外界所认为的那么“硝烟弥漫”,他们在工作之余也有着丰富的休闲和娱乐方式。
今天,记者通过一位在朝鲜留过学的中国留学生的讲述,拨开笼罩朝鲜的层层“迷雾”,为大家介绍一个留学生眼中真实的朝鲜和在朝鲜的生活。
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报纸
通过报纸了解每天的新闻动态是朝鲜人的一大日常休闲方式。《劳动新闻》是朝鲜官方主要的一大报纸。朝鲜地铁站的报刊栏总是围着一大批人,因为这里的报纸会实时更新;朝鲜的街边还有报刊亭,可以供人免费查阅信息。
朝鲜的《劳动新闻》
朝鲜人购买报纸很便宜,但是外国人却需要10元人民币才能买到一份报纸。为了方便留学生了解朝鲜的新闻,学校会免费发放一定量的报纸给同宿的朝鲜学生,以方便留学生查阅。朝鲜的核试验,发射弹道导弹等消息,我都是在报纸上看到的,如果没有报纸那就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了。
普及率最高的娱乐工具——电视
电视是朝鲜大众使用率最高的娱乐工具,甚至对于一些朝鲜民众来说,电视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电子媒体。留学生宿舍里的电视是老式的大头电视,配置一般,每天需要转动天线到各个角度寻找信号,时不时还会切换成黑白画面,发出吱吱啦啦的响声。宿舍的电视一共有五个频道,但是常常只有三个频道可以正常播放,最主要的是朝鲜中央频道,相当于中国的CCTV,主要播新闻、国内大大小小的动态、著名民族歌曲(加MV那种)、现场演奏会、以及国内大型活动的直播。
后来看到朝鲜中央频道还播出了我们留学生在现场观看过的小提琴演奏会、牡丹峰乐团(朝第一女团,当地知名度相当于韩国的“少女时代”)现场表演,以及火把晚会。而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能作为观众入镜也是很不错的体验。我第一次看到中央频道的新闻时,虽然也做好了接受新事物的准备,但还是让我大跌眼镜。新闻画面并不像我们的《新闻联播》那样流畅,感觉有点像在播放“幻灯片”,而且还是黑白“幻灯片”。
每张“幻灯片”都会配上慷慨激昂的新闻解说,解说完后就切换到下一张。除此以外,不同时间段也会播出纪录片、连续剧、电影(战争片居多)等。其他的频道则会播放动画片、动物世界等节目。我曾经津津有味地看朝鲜版的《猫和老鼠》,看了一小时。朝鲜版的《猫和老鼠》画面像老版的葫芦娃,配音听起来也很奇怪。
朝鲜的体育频道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还转播了足球、举重等一些赛事。当时转播里约奥运会上朝鲜举重运动员严润哲获得亚军时,我还在期待着转播中国女排的比赛,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给我们见证光辉时刻的机会。
留学生们一起守着宿舍唯一一台有中国国内频道的电视看奥运会开幕式
后来,同宿舍的朝鲜姐姐搬走时带走了自己的插排,房间里的电视也因为缺少插排成了摆设,也让我失去了探索更多神奇事物的机会。当然朝鲜的电视机也并不都是落后的机器,商店,商场内都会有吸引人眼球的液晶电视屏,播放着喜庆的歌曲,有一种别样的气氛。
电视里常播的歌曲节目
中国影视剧在朝鲜也非常受欢迎,其中最火爆的两部就是《潜伏》和《任长霞》。当我在看暑期热播剧《好先生》的时候,朝鲜姐姐说认识电视中的孙红雷,当时才得知原来他在朝鲜有那么高的人气。朝鲜也有电影院,设施和画质虽然不如国内高大上,但绝不是谣传的露天电影。价钱非常便宜,大概相当于人民币五毛钱(记不大清了),电影内容多为战争或建设社会主义的题材。
朝鲜年轻人也离不开的手机
接着想辟谣的一点是朝鲜有手机,最起码在2016年我所见到的朝鲜平壤及其他几个城市,大街小巷的年轻人基本人手一部朝鲜国产的智能手机,尺寸大多数为iPhone5 的大小,常见的品牌有“平壤”、“阿里郎”等,朝鲜手机的系统叫“红星”,与安卓系统相似。朝鲜国际通讯局的柜台里陈设着从小翻盖到智能机等不同机型的手机,以满足不同阶级层次,不同消费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消费需求。我接触的朝鲜学生大多为触屏的智能手机,而对于我爸妈年龄段的朝鲜人来说,所持的手机还是非智能的居多。
我们老师的手机也是非触屏版的。我记得很清楚,写作男老师腰间的皮带上永远挂着黑色皮革制手机套,就是在中国早已消失的20世纪流行的携带方式。那么你该好奇他们的手机怎么用了吧。朝鲜有自己的内部移动通讯局域网,一个叫做”光明”的国内网(以朝鲜的一大节日---“光明星节”命名),也只有本国人可以使用。在朝鲜的外国人可以办理外国人专用的手机卡,但只能在外国人之间进行联络。
外国人也可以办理手机流量和宽带 (但是只要涉及到网络都非常贵,不得不忍痛放弃)。刚去朝鲜时,校方还没有带我们办理朝鲜SIM卡,又不存在国际漫游这一说,因为与国内联系心切,我们就去国际通讯局或者高丽饭店打国际长途,价格为人民币13-15元/分钟,而且对方没接听之前的时间也包括在内。因为昂贵的通讯费用,我拨出电话后的第一分钟都以“啊,喂!爸你别说话,听我说就行,这打电话特别贵!”开始,而这一分钟的说明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后来服务员告诉我们可以寄信,于是我们激动地当场借了白纸和一支笔趴在柜台写完并寄出了第一封信,多数地区价格为6元一封,后来涨价到8元,往后的日子里,我陆陆续续与朋友保持着明信片,信件的交流。
朝鲜的SIM卡的卡板
在朝鲜办理SIM卡的价格是卡费85美元(约合人民币560元),套餐一每月月租8美元(约合人民币55元),仅含平壤本地免费通话200分钟,短信20条,如果开通流量,每月月租22美元,就是在套餐一的基础上外加50M流量,超出后的价格大概是1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4M左右。这样的价格对于我们这些在朝鲜生活半年的无产阶级学生来说,性价比着实不高,所以如果办卡我们都选择两人或三人一张。
朝鲜宽带的价格更高,每月需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对于本就是要体验世外桃源生活的公派留学生来说,没人选择办理。但听说朝鲜的宽带正在建设发展中,期待向外界公布成果的那一天。
朝鲜人的手机世界
你以为他们没有手机游戏?地铁跑酷,消消乐,俄罗斯方块,钢琴块,样样都有!和我同宿的朝鲜姐姐玩“地铁跑酷”比我还熟练。朝鲜的“消消乐”可能是他们国内开发的版本,画风看起来技术性弱一些。而且让我惊讶的是打开APP第一页跳出来的不是广告而是金正恩的名言!在跟她的日常聊天中也得知,她还玩过“植物大战僵尸”,我也很好奇这些游戏是如何引入朝鲜的。
电子书。在朝鲜年轻人看电子书是一种很平常的消遣,在地铁里最为常见,不过仅限于大学生以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接触到的知识、思想是走在朝鲜最前沿的,他们懂得怎么获取知识,乐于并善于去接受高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成果。没有穿越没有霸道总裁,他们看得更多的是小说、散文以及电子版报刊新闻。他们的阅读不是碎片化阅读,不带有功利性,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听歌。朝鲜是一个几乎人人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喜欢在干活时播放激昂的音乐助兴鼓劲,这种音乐多数是朝鲜的经典音乐,赞美领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社会主义。在我接触的朝鲜大学生里,中国组合“水木年华”以及歌曲《朋友》,《一生平安》,《我和你》都是他们最喜爱的。看着我大中华文化深得朝鲜人喜爱,我也主动推广了譬如林俊杰、梁静茹的歌,但他们似乎表示无法接受。
朝鲜人拒绝韩国、美国的一切文化,比如入海关要检查手机和电脑,看看是否有违禁影像资料。但是对于歌曲比较宽松,我试图跟朝鲜姐姐分享韩国的歌和英文歌,她表示韩国歌曲的歌词没有意义和内涵。不得不说,在音乐的审美方面我们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除此以外,朝鲜人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查一些信息,但在我看来,朝鲜的网络模式更接近维基百科,是一个大数据库,人们可以查到名著、著名景点、著名人物等相关信息和相关的配图。而朝鲜大学生的手机里还有用于学习的电子词典,虽然看起来很朴实,但是很好用。
当然,和我们一样,朝鲜学生周末躺在床上把玩手机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作者:刘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语系2014级学生,2016年4—10月作为交换生赴朝鲜金亨稷师范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