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雨)2017年中国“两会”时间即将开启。中国国务院1日公布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三十多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指标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同时,也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十多项量化指标任务,涉及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城镇新增就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铁路投资、公路投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等等。
记者梳理上述指标发现,报告提出一系列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有的是超额完成。比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6.5%-7%,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6.7%;居民消费价格预期涨幅3%左右,实际涨幅为2.0%;城镇新增就业预计1000万人以上,实际新增就业131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1.4%;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去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实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看来,上述指标的如期完成,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它这个有些是控制目标,有些是保底目标,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没有超过3%的要求,算是超额,比较理想的状态。反映了2016年整体经济运行是比较平稳的。而且现在看是整体超过预期的,这些指标表现的都比较好。”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去年,中国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报告明确,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亿元,上述指标均达标或超额完成。
王军指出,从完成的情况看,投资对于稳增长作用明显。从前年年底,中央确定了2016年的任务,第一个就是稳增长,所以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都是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所以体现了政府在宏观调控的作用,是这样一个含义。政府为了实现目标,在基建端发力,一方面经济能够稳住,另一方面减少产能过剩的加剧,因为没有在制造业投资。
2016年,中国着力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比如:报告明确,2016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实际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实际同比增长11.3%,体现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同时,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速、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均达到预期目标。
去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第一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预期目标实现,也表明“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总体看‘十三五’第一年开局良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各项指标都完成了。经济增长原来担心压力大,后来前三季度增速6.7%、6.7%、6.7%,到四季度达到6.8%,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