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新图”

2017-03-03 10:32:05|来源:人民网|编辑:梁生文

  人民网两会调查显示,网民最关心“反腐倡廉”“社会保障”“依法治国”等热点问题。法治,是两会中最特色鲜明的一个主题。几天前,当最高法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作出两款补充规定,解读之声不少,民意回应更多。今日中国,法律不再只是法律人的事,也不只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普通人对法治的牵肠挂肚,是最生动的时代特色。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新制定出台法律10部,修改法律24部,公布法律解释1部”,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016年交出的立法成绩单。从《慈善法》到《网络安全法》,从《中医药法》到《电影产业促进法》,更多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上架”,严密完善的法律文本,为国家治理提供了稳定和规范的依据。今年的两会,公众必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高度关注,因为它既是几代民法学学者努力的结果,也是民法典的“虎头”,一部优秀的民法典,将能全面立体地反映依法治国的成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良法的终点就应该是善治。既然已有法可依,是否违法必究?是否执法必严?当律法本文逐渐完善,从中央到地方,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能否担得起法治二字,从法治国家、到法治政府再到法治社会,法治的探照灯是否仍有死角,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观察者发现,2016年舆情的一个新变化是: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从一般热点事件转向法治事件。从快播案到聂树斌案,从罗尔事件到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人们不止于希望类似问题有一个短期交代,更希望能借此催生一系列长远的法治解答。

  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一种国家治理方式,更是一种治理理念。毫无疑问,作为理念的“法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从最高法院推动裁判文书第一时间上网,到地方法院启动审判直播,法治公开的力度更大了,“用公开守护公正”思维深入人心;最高法改判聂树斌案,为“疑罪从无”树立了标杆,也用个案的公平正义凝聚了全社会的法治共识;“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也在进一步落实,减少“证明你妈是你妈”式的奇葩证明、防止盖章跑断腿,依法行政的风气继续蔓延开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而言,这是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的革新,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其实一直有一条法治与改革协奏的主线,而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条主线更加清晰了。一方面,法治本身走在改革快车道上;另一方面,“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例如,为促进地方管理从行政化手段向法治化方式转变,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77%的地方被确定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而改革,也必须沿着法治的钢轨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构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齐头并进。法治的精神,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好地沁润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潜人心,润物细无声。

  观察中国法治进程的人也一定会发现,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节奏在加快,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调是不变的。比如正在试点推进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就很好地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的统一,凸显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样的法治图景的确是充满中国特色的。

  今年的“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将为法治中国建设谱写怎样的华彩乐章?多聚焦热点难点、多为民代言、多汇集民智,科学、完善、精准的“良法”就会成主角。今天,我们前所未有的信仰法治,同时也相信只有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才能让法治真正生根发芽,福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