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刘尚君 刘洪侠 郭蕾)回忆起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场景,来自民营企业的基层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依然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在习总书记向他提出中药材有没有市场、市场稳不稳定等务实问题后,他不仅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社会的发展非常了解,对企业的创新创造也特别重视”,更有内心深深的感动。
“我当了5年的人大代表,在最后一年能跟总书记共商国是,能把来自基层人民的声音讲给总书记听,我这个人大代表之前所做的工作就没白做!”这是耿福能的心里话,也道出了四川团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任职的五年中,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参与四川团审议。但是,四川这个地方,习总书记却并不陌生。
四川,钟灵毓秀却多灾多难,物产富饶却也囊匣如洗,民族众多因而文化多元,它的每一次重生与蜕变,发展与进步,都时刻令习近平总书记挂念于心。
四川改革发展、加强灾后重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打好彝区脱贫攻坚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会上,习总书记在听取王东明、骆云莲、唐良智、甲登·洛绒向巴、林书成、耿福能等6位代表的发言后,就四川正面临着的真实问题发表意见。他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恳切的言语,真挚的期望,无不让会场内外的代表和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全国人大代表王安兰(左)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点赞。中国青年网 刘洪侠摄
脱贫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绣得精准才能绣出特色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茂县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员工王安兰来说,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令她终身难忘。
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会上,王安兰和其他代表一起向总书记献上哈达、羌红,表达了对总书记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骄傲和自豪,是王安兰内心的真实写照。她说,总书记非常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让她最感动的是,习总书记讲到“精准脱贫要有绣花的功夫,就像羌绣一样,一针一线,绣得精准,才能绣出特色。”
脱贫攻坚,始终是四川改革发展必须打赢的硬仗。
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直击四川地区的脱贫难题,他表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洪侠摄
“总书记说的绣花,我理解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不能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贫困户落下;另一个就是每个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都要因地制宜,不能把别的地方的方法拿来就用,因地施策才能对症下药。”对于总书记所讲的扶贫“绣花”,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听完感受颇深。
古路村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是整个雅安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因为地处悬崖之上,道路难走,它被人们称为“悬崖村”。
骆云莲介绍,在2002年之前,村民上下山的唯一通道就是悬挂在悬崖上的“藤梯”,无论老弱妇孺,都要从海拔高度1400米到2500多米的“天梯”攀爬而过。
这些有关“悬崖村”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在心中。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表示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看到村民们的出行状态,尤其是孩子们爬上爬下的情景,他感到很是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