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茵:在“一带一路”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创青国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蒋习 郝志慧):肖茵于1985年出生在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15岁那年,她来到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第27中学学习。从此开始了一段与俄罗斯的不解之缘。如今,她是“创青国际”的总监。在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肖茵立志将自己的机构打造成为中俄优秀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创业平台。但用她的话说,“我不觉得自己是总监,我就是个孩子王”。
“‘创青国际’的全称是‘黑河市青年互加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底,公司里有7名员工,包括外籍工作人员2人,平均年龄22岁。他们叫我总监,但我觉得我就是孩子王。”说起回国创业,肖茵把自己在海外的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恰如其分的融入到了自己的行业中。她曾经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电视台做过主播。自2007起,在就读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任教达七年之久,学生累计600余人。孔子学院的生源来自俄罗斯社会各界,这为肖茵日后创业创造了很好的人脉资源。
在大学就读期间,肖茵于2010年在俄罗斯创办了一家从事电子商务的独资公司,主营电子产品。除俄罗斯各地外,商品还远销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国。截止2014年底肖茵回国前,公司销售金额约合近人民币百万元,向俄方年均交税约合11万元。在俄罗斯生活的十五年时间里,她没有一刻不在积累,为的是有一天回报家乡。
2007年大学学术研讨会
肖茵说:“虽然俄罗斯和我的故乡只有一江之隔,但是我所要接受和适应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大到法律法规、章程制度,小到文化差异、人际交往。直到我们爱辉区区委区政府引进人才,我有机会回到了祖国。从前在孔子学院工作的时候,就把中国很精华的东西带到国外去,去做一种推广,让更多的人来认识,现在只不过是反过来了,我们会把俄罗斯更深层次的文化或者是资源带到中国来,这种文化碰撞出来的精彩的火花是我最看重的,这么美好的东西也是我最想跟更多人分享的。当然这段经历也帮助我能够了解俄罗斯人对待事物的逻辑方式,更容易获取一些珍贵的资源,以及跟俄罗斯人更深入、更妥善的交流,我可以把我的经验传授给我的团队,我想这也就是‘创青国际’最与众不同的优势所在。”
谈及回到家乡黑河创业的动力,肖茵说:“因为我感受到了家乡在对俄创新产业这方面蓬勃的生命力,像互联网+、创青国际,爱辉区政府都是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这种主动性、先觉性会给你一种想要尝试的动力,政府的这种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的力度,让我有一种它一定会不断发展并且会有一个理想愿景的信心。”
肖茵的父亲在塔吉克斯坦首都城市杜尚别从事餐饮行业,曾多次接待中塔两国领导人。说起事业上有没有得到父亲的帮助,她说:“上一次和父亲见面还是2015年的中秋节,我工作比较忙,有我自己的小家庭,儿子四岁半。我们会经常通电话,虽然我是晚辈,是女儿,但在工作中,我帮助父亲更多一些,比如法律咨询这块,我做起来比父亲更得心应手。创青国际是中俄边境线一个由中俄青年共同创业的多功能机构,提供商务、旅游、翻译、留学咨询等服务,免费为电商提供俄罗斯商品数据包。针对不同需求,向俄罗斯腹地延伸。不仅为我父亲,我们为中俄双方企业及个人提供跨境商务服务26次,为海归人才和中俄青年创客提供帮助500余人次。”
在俄罗斯得的第一个奖状
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创青国际得到俄方合作伙伴和创业者的肯定与支持。萨沙是众多获益者中的一个。萨沙说:“我是一名创客,我刚刚在中国网络平台淘宝上注册了店铺,我是外资企业,主营有机绿色食品。这多亏了肖茵和她的团队,他们有序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态度,让事情发展得十分顺利。我十分感谢她。”
肖茵说,创青国际要做的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做好数据采集与整理,为中俄两国各界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肖茵说:“我们为什么叫创青,创是创新理念、创造机遇、创设平台、创建共赢,而将这一切转为可能的核心就是我们两国优秀的青年人才,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俄罗斯青年认识和认同‘一带一路’,我们也需要让更多故土的人才看到家乡的发展,家乡的希望,愿意回家工作,将自己的学识、青春留在这片土地。当然,我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这种得天独厚的国际平台,一定也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来到爱辉,跟我们合作共求发展,我有这个信心。”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论坛。“一带一路”再度吸引全球目光。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肖茵这样的人,默默成为一粒沙,用力搭建这条路,承载和促进着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一带一路”上将会流传着他们的故事。肖茵说:“‘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开路,理念开路,认知开路,需要一批年轻的优秀团队开路,特别是中俄有志青年的参与,中俄青年共识的最大化,是一带一路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我希望我们的职能不只是创收更是播撒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