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裁判方式强化司法保护 北京司法机关着力打击侵权行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北京市司法机关20日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一年知识产权类案件的司法裁判情况。据了解,2016年,针对互联网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多发的新特点,北京市法院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裁判方式,有效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北京市检察机关则通过设立专业化机制,着力打击网络侵权犯罪行为。
2015年末,华盖创意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诉被告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新浪微博中使用三幅其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侵权纠纷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公开审理。期间,华盖公司向法庭提交了新浪微博网页打印件、可信时间戳认证证书等证据,其专家辅助人还就时间戳取证流程及作用到庭陈述意见。经验证,法庭采纳相关证据,判定华盖公司胜诉。这一案例也成为2016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性典型案例。
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杨柏勇表示,在互联网环境下,与侵权相关的证据通常由被告掌握、控制,且网络证据具有易篡改、易销毁的特点。本案的创新性在于引入第三方提供的“时间戳”证据保全新方式,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他说,“互联网类案件中证据的采信和取得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每个案件都采取公证方式,既加大诉讼人成本,诉讼周期也长,并且有些证据也不好固定。时间戳是由时间戳服务机构签发的电子证据凭证,这些证据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证据规定,我们都将积极采用。”
据悉,2016年,北京市三级法院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7375件,同比增长24.7%,其中70%案件涉及互联网领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和通讯专利的迅猛发展,此类专利的司法保护问题日趋突出。为此,北京市高院制定下发《关于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制定《专利侵权判定指南》,提升办案水平。据北京市高级法院民三庭副庭长焦彦介绍,“《判定指南》涉及专利审判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确定及侵权判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确定及侵权判定以及侵权行为的认定和专利侵权抗辩等六个部分,系统完整地对权利要求解释原则、对象、方法以及侵权判定规则、侵权行为的认定及抗辩作出规定,并首次对目前我国专利司法实践中标准必要专利、图形用户界面等热点问题作出规定。”
20日,北京市检察院发布2016年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北京市共受理审查逮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9件156人,审结102件143人。主要涉及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著作权等罪名。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伟介绍,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侵权犯罪案件约占总案件数的40%以上,为应对侵权犯罪形态多样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挑战,检察机关以专业化破解新难题,强化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他说,“北京市检察机关设立专业化办案组织机构,打造高精尖专业化办案团队,专案专办、术业专攻,精钻各类法律适用问题,努力打磨案件。比如2016年在办理郭某利用开设网站供会员上传影视作品链接案中,明确技术服务并不具有绝对的中立性,一旦服务商以盈利为目的主动上传或推送侵权作品链接,也应当认定侵犯著作权。”
王伟表示,下一阶段,检察机关将加强与犯罪频发领域的涉案权利人企业联络,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立健全网络经营者资格审查制度,形成侵权犯罪共治机制,逐步净化线上线下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