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载动中国制造一飞冲天
本报评论员 高路
C919大型客机昨天进行第四次高速滑行试验,也是第一次在高速滑行中抬起前轮。试验中,飞机前轮抬起、机头微微仰起,就等着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这是首飞前的最后冲刺,过了这一关,首飞就不远了。而从首飞到定型再到取得适航证,再到以后飞往全世界,C919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先于C919产生的ARJ21支线客机2008年首飞,直到2015年11月,首架ARJ21支线客机才交付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其间几经波折,大飞机也不例外。
大飞机不比别的工业制成品,它是整个国家科技制造业水平的集大成者,它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甚至比航天发动机更难突破。研发大飞机是个很长的周期,但不管怎么说,国产大飞机已经真真切切地来了,它补齐了大型客机市场上的ABC中的最后一根支柱,将打破长期由欧美把持的民航客机市场。
虽然这架飞机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国产,其中一些关键部位是进口的,它是一个国际化分工合作的结果,但参照高铁的发展历程,国产化率会越来越高,关键部位终究会被国产取代。
高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走入全国和全世界的赞誉中,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大飞机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刁难,这一点从ARJ21身上就能看出来,但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多样化的市场格局,将给技术进步足够的空间,中国的科技进步也将给大飞机强有力的支撑。庞大的内需市场和雄厚的人才储备,正是中国制造不可多得的优势,从低端开始并不可耻,落后世界数十年也无需绝望,它有能力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孕育出像华为这样的顶尖企业。大飞机是最新加入顶尖行业竞逐的,在此之前,高铁、航天工程、核电、大水电、桥隧……这份已经问鼎顶尖制造的行业名单越来越长。中车、华为、振华港机……走向国际的企业越来越多。
它们正在塑造全新的中国制造的形象。中国制造将一个个高端产品拉下价格的神坛,首先受益的是中国消费者。在手机行业,以用国货为荣,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好的代名词。第一条高速铁路磁悬浮落户上海时,虽然速度很快,但它更多的是一条观光旅游线路,并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可是现在,几十元,高铁可以从上海跑到杭州了,多少个城市,多少人生活被高铁改变。
高质量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也是世界的福音。质量不差,甚至更优,但价格普遍比欧美国家低得多,对欧美国家来说是竞争关系,但对更多的国家而言,则是利好,这意味着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意味着门槛的降低,垄断被打破。
它们同时也在塑造着全新的中国形象。中国制造在输出高品质的同时也在输出中国的文明。它们将在对外交流中起到颜值担当的角色,帮助中国逐步甩掉过去的山寨形象,朝开放透明、精确、自信、从容而大度,朝信赖和品质的保证迈进。它的背后不仅是产品的赶超崛起,更是中国产业、中国人、中国社会的赶超崛起,是中国这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的成功范例。这样一份荣誉也是中国社会共同的荣耀,它给中国带来的口碑和魅力值,也会让整个社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