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成都新格局:"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现场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报道(刘世光):4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开幕。范锐平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未来五年,成都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展望今后五年,成都将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建设“五个城市”,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成都的新发展理念具体体现为建设“五个城市”。其中,首提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未来5年成都新格局:"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五个城市”,即: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其中,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首次提出。
到2020年,成都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两个翻番”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万亿元。
报告认为,城市能级水平体现城市价值,决定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成都必须增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等“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
未来5年成都新格局:"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成都将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
未来5年成都新格局:"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东进”,就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南拓”,就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
“西控”,就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北改”,就是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
“中优”,就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报告认为,要坚持完善城市体系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进,成都将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双核联动”是指推进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有机更新,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核;推动天府新区产城融合,打造新兴增长极核。“多中心支撑”是指坚持把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有机衔接,以城市战略规划引领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构建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环境特征相匹配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成都市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