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权篇】破解融资难题 产权抵押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参加中药材加工,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隋艳霞):自2015年底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以来,甘肃陇南西和县积极完善相关机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截至今年五月中旬,全县累计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上亿元,初步解决了涉农主体贷款抵押缺乏的问题,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插上了翅膀。
西和县河坝镇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通过流转农户闲置土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良种引进繁育、生产、初加工、销售等。成立之初,合作社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就在此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到来为他们解决了难题。合作社理事长鲁马成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合作社通过流转的600亩土地,加上陇南龙江资金池作为担保,顺利在兰州银行担保贷款900万,甘肃银行贷款500万。有了这1400万的贷款,不但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合作社以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合作社用这笔资金大力发展西和地道中药材半夏、党参等的种植,2016年,合作社销售额达5000万元,有效引领和支持了周边中药材种植户及120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支持46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合作社已成为全县依托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亮点”和“窗口”。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因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得到的第一笔资金的支持。
2014年,陇南市以放活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产权为支点,以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年7月,西和县率先在河坝镇成立了乡镇及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西和县政府金融办主任雷玉玺介绍说:“当时2014年陇南提出三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时候,我们这个地方是第一家开始挂牌搞业务的地方,市长定位的是全省首家。2015年底的时候,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方案,(西和县)开始申报全国的试点县。当时全国申报了232个,甘肃省是六个,陇南市是一个,就是西和。国家搞这个试点的目的,因为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是不能抵押的,这是物权法和担保法里明确规定的。所以我们在搞试点这两年期间,全国人大授权232个县暂停适用物权法中关于土地不能进行抵押的规定。”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了农民的发展资金的问题,盘活了农村的资产资源。2016年6月,河坝镇将原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升级为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并实现了与市、县两级平台的联网运行。一年来,以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仅河坝镇就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17万多元,为有效激活农村产权,变农民的私有财产为活资本,拓宽农村财产性收入渠道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创造了条件。
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规范了农民承包地的流转,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
在盘活农村资产、解决农业发展贷款难的同时,西和县还出台多项政策,加强贷款风险防控。河坝镇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交易员杨艳春介绍说:“我们西和县专门有一个贷款风险基金。贷款如果还不上的,风险基金这块直接就把银行贷款偿还了。二是农民买保险。基本上我们这儿大面积种植的一个是半夏另一个是马铃薯。马铃薯有保险,半夏也有保险。”
杨艳春提到的贷款风险基金,是西和县针对农地抵押贷款而建立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的一部分。县政府先期设立了200万元的农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农地抵押贷款损失,由政府和承贷银行各按50%的比例共同分担。此外,筹集327万元建成了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对农地抵押贷款形成的不良抵押物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流转,所得价款由金融机构优先受偿。同时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农地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县法院也出台司法保障指导意见,依法保障金融债权。通过以上方式,构成了风险基金补偿、平台流转受偿、保险机构代偿、司法保障追偿的“四位一体”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风险缓释和处置机制,有效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试点的积极性。
在西和县政府金融办主任雷玉玺看来,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有效缓解了银行贷款风险,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物难的问题,对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有很大帮助。他说:“十八大以后提出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那么农民的财产是什么呢?除了土地和房屋再没有别的财产,他的财产性收入就要通过将农村的资产放活、流转、变现,才能增加他的财产性收入。现在中央提出农村的耕地三权分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流转,现在我们抵押的就是经营权。经营权如果能入市、流转、变现的话,对农民的财产权增加意义很大。另一方面对保证粮食安全(也很有意义)。农民现在在外面打工的人很多,土地撂荒很严重,国家的粮食安全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有地的人不种,想种地的人找不到地。有了这个平台以后,就把有地的和想种地的人就联系在一起了。这样就把以前私下单线的联系变成了一个大市场的联系,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就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提高了。”
被列为全国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县以来,西和县已经初步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西和模式”,把农民手中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资本,有效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雷玉玺主任表示,虽然西和县此次的试点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但相信届时国家会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出台更多惠民政策,为农民脱贫增收、为农村经济腾飞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