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12-31 16:52:39

  国际在线消息: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存在着只重技艺不重原创、题材守旧等问题,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即使是国家级大师,面对客户提出的原创需求很多时候也犯难不知如何下手。32岁的张雪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刺绣世家,为改变苏绣的窘境,他放弃留学机会和高薪工作,创造了“极简苏绣”风格,比如在扇子上绣皮卡丘,甚至联合品牌方推出苏绣耳机等。他用头发丝1/32粗细的丝线绣表盘,传承了老辈人精湛的技艺,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为苏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经。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_fororder_“苏绣男神”用原创唤醒传统苏绣 用原创保护平台保护艺术创意 (二审过)(1)247

张雪代表作《星空》,将20余种针法融入一副作品,堪称“苏绣教科书”。

  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他认为,只有坚持原创和创新才能让苏绣的生命力持续下去。他认可阿里平台治理部原创保护平台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做的努力,认为传统苏绣艺人必须提升原创保护意识,才能让整个苏绣市场重新兴盛起来。

  入行:灵光乍现解“原创”订单难题

  苏州镇湖是苏绣发源地,32岁的张雪来自苏绣世家,母亲、外婆、姨妈、姑妈、舅妈都是苏绣艺人。张雪的母亲薛金娣6岁开始学刺绣,16岁开始做绣工,刺绣40多年,是薛氏刺绣第三代传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在法国卢浮宫展出。

  苏绣这个行当传女不传男,孩子还没降生,薛金娣就提前给孩子起好了“张雪”这个名字,希望能生女孩,然而生下来才发现是男孩。小时候,母亲没有刻意教过张雪刺绣,但当大人忙不过来了就会让孩子帮着分线、穿针,五颜六色的丝线在孩子们眼里如同玩具。对于曾经少不更事的张雪来说,苏绣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_fororder_“苏绣男神”用原创唤醒传统苏绣 用原创保护平台保护艺术创意 (二审过)(1)675

张雪(左一)和母亲薛金娣,家里几代人均是苏绣艺人。

  2010年,张雪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收到了一家期货公司的工作录用通知书,收入不菲,并且他还拿到了去利兹大学深造的录取通知书。但大四下学期回家的一次经历让他决心放弃高薪工作和留学,回到家乡做起了“绣郎”。

  当时薛金娣拿到了一个大订单——订做一个双面绣屏风,但客户的要求让人犯难:双面绣里的牡丹包括屏风架子,都必须是原创。传统的苏绣不讲究原创只讲究刺绣技法。往往是客人拿来一幅画,指着说“我要绣这个”,艺人照着绣就是了,谁绣得和这幅画一模一样就算谁厉害。定制屏风的客户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位设计师,要求很高,图纸推翻了几十遍后,就在老艺人们一筹莫展甚至想放弃的时候,张雪灵机一动想了个画面创意,没想到被客户接受了,订单“起死回生”。

  困境:传统苏绣固守技艺缺原创设计

  这件事让张雪思考了很多。以前苏绣鼎盛时,镇湖有八千绣娘一说。但现在,在镇湖街道上,做苏绣的都是和他母亲年纪相仿的长辈,30岁以下会刺绣的只有十几人,年轻人大都不肯学苏绣。原因之一是苏绣几乎不重视原创,画面大多来自经典中国画,或者什么画面卖得好就画什么,艺人几乎不会自己去设计画面。由此,苏绣面对不断创新的民间艺术品竞争,越来越难以占领市场,甚至还被画家指责侵权。对于年轻人来说,缺乏原创设计能给予的成就感让他们没有学习苏绣的热情。

  张雪目睹了自己的外祖母、祖母、母亲经常绣到深夜。小时候祖母点着煤油灯深夜赶工,张雪睡的时候她还没睡,张雪起床的时候她已经继续工作了。张雪的母亲也是这样,“我妈21岁绣金鱼时因为每天工作时间太长视力受损,住了四个月医院,最后落得一个瞳孔大、一个瞳孔小”张雪回忆说。虽然薛金娣是公认的苏绣大师,但儿子张雪上初中要交的5000元钱还是她管亲戚借的。

  之前只要有女孩子来工作室学习,母亲总是毫无保留地教,甚至管吃管住,真心想把苏绣传承下去,但十年间很多人来了又走,最长的坚持了半年,最短的只做了一天就走人。苏绣虽然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镇湖人心中,从事苏绣行业仍被普遍认为是“没前途”的。

  “随着时代发展,类似的客户需求越来越多,只做传统的苏绣题材已经没法继续存活,老一辈人又不擅长原创性强的苏绣,我们年轻一辈觉得只要能原创,苏绣还是会大有前途”张雪说。2011年夏天,张雪回到镇湖,开始系统地跟母亲学苏绣并自学素描,攻读了苏州大学的艺术设计硕士。

  创新:用头发1/32粗细的线绣表盘

  一开始,大家都不支持他,甚至母亲都不太理解自己为何放弃更好的工作去做苏绣。有一次镇湖有刺绣比赛,张雪想报名,遭到了他亲戚的强烈反对。他的老师、同学、朋友知道消息后也大为吃惊。但张雪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创新出了“极简苏绣”风格。

  张雪喜爱古诗词,喜欢留白的诗意,创作风格偏向极简。最开始,连薛金娣都接受不了这种创新,认为“太简单了”,无法体现绣工,参赛没有优势,担心市场上没人认可。要知道薛金娣作为苏绣大师,可以把一根丝线拆成128份,用其中的一份线绣金鱼尾巴,线细到从侧面仔细看才能察觉。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_fororder_“苏绣男神”用原创唤醒传统苏绣 用原创保护平台保护艺术创意 (二审过)(1)1954

张雪用头发1/32粗细的线完成的苏绣表盘

  一些前辈劝告张雪,这个行业需要耐心,不要浮躁,认为张雪创作的是花花世界。张雪用创新作品去参展,有评委直接告诉他,他的作品不是苏绣。    

  面对种种困难,张雪没放弃,他继续探索苏绣的新道路。传统苏绣只绣传统图案,他却把一切有意思的事物都纳入苏绣题材,真人电影《大侦探皮卡丘》上映后,张雪在扇子上绣了一个软萌的皮卡丘。后来,这把扇子被演员雷佳音送给了在电影里给皮卡丘配音的瑞恩·雷诺兹。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_fororder_“苏绣男神”用原创唤醒传统苏绣 用原创保护平台保护艺术创意 (二审过)(1)2170

张雪在扇子上绣的“皮卡丘”,被演员雷佳音送给来配音演员瑞恩·雷诺兹。

  以往大家一想到苏绣,想到的就是扇子、荷包还有被面。张雪创造出了苏绣耳机、苏绣首饰、苏绣装置艺术。刺绣手表则打消了老一代对张雪绣工的质疑,他的作品“刺绣手表”,表盘直径只有38毫米,在这个微小空间里绣图案,丝线的粗细是头发丝的1/32。

  这些作品与通常看到的浓墨重彩、占满画面的苏绣作品大为不同,让人印象深刻。作品发布得多了,张雪的作品有了独一无二的辨识度,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2014年至2016年,自称绣工远不及母亲的张雪,作品连续三年获江苏省艺博奖金奖。“我的作品和传统苏绣的认知、审美相距很远。老一代人技术高超但不重视审美。我认为,有想象力的作品不需要‘炫技’也能打动评委和观众,作品有设计者的思想才是有生命力的”。

  这些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走进千家万户。苏绣也不再寂寞,新颖的作品让张雪“姑苏绣郎-张雪”在微博上拥有了23万粉丝。这些更让张雪坚定地认为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苏绣,只有原创才能让苏绣的生命力持续下去。

  呼吁: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

  张雪格外重视原创,只有坚持原创才能研发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作品,这是如今苏绣被年轻人热捧的重要原因。如果原创保护做不好,会极大影响行业发展。“老一代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现在我有时也会借用名家画作作为素材,但都是会主动联系对方要授权。你不尊重知识产权,别人也不尊重你。一些不法商贩把机器绣品和手工绣品混着卖,实际上机绣商品相比手工绣品要粗糙很多,因为机绣的线必须足够粗,否则机器上下使劲一扯,线就断了”。

苏绣传人张雪: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_fororder_“苏绣男神”用原创唤醒传统苏绣 用原创保护平台保护艺术创意 (二审过)(1)2843

张雪用传统苏绣技艺完成创新的作品

  2017年底,张雪开了淘宝店“弥惟刺绣”,运营期间他感受到阿里原创保护平台在原创保护方面的探索和对商家的价值支持,只要上传原创作品图片到平台,平台就可以自动检索侵权内容,使商家可以快速投诉,给原创者带来了便利和保护。

  保护原创就是保护创新。张雪认为,原创需要这样体系化的保护,版权如何认定,发生了侵权如何维权等都要有专业的人进行判断。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才能让市场重新兴盛起来,让“镇湖八千绣娘”的场景重现。张雪说,如果今后结婚有了孩子,他会引导孩子喜欢上苏绣,把这门艺术传承下来,无论他是男孩是女孩。(图/文 圆圆)

编辑:韩东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