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世界各国举办的博览会或展览会,大多以出口为主题。而中国举办的进博会,则是邀请全球厂商前来,为全世界打开通往中国市场的窗口。这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 (Beate Trankmann)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进博会的出现和举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故事和发展轨迹。 同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之一的广交会,于1957年在广州首次举行。它起初的目的是将“中国制造”推出去,利用出口赚取外汇来支持经济建设,契合彼时中国以出口带动增长的经济模式。现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海进博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从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其次,加大进口有助于改善中国贸易结构。中国外贸长期处于顺差,即使是在2018年全球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顺差不减反增。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长7.1%,出口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全年贸易顺差2.33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中国贸易顺差更是达到2.92万亿元,扩大25.4%。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表示经济状况就越好。过高的贸易顺差,会陷入用真金白银(企业产品)换外国纸币(或称纸上财富)的贸易游戏之中。长期贸易顺差还会带来其它风险,包括本国货币超发和资产价格泡沫化。
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通过举办进博会,促进进口,改善贸易不平衡,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交往和金融往来。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使中国成为国际消费市场的重镇,进博会的举办更有助于推动中国在国际消费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第三,中国政府当前还面临着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任务。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孙兴杰教授认为,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扩大供给,补齐短板,主动扩大进口,降低关税,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国外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的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进口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必然会给中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孙兴杰教授认为,只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的投票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持久动力。
中国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内生动力也越来越强劲。中国经济已经长成一棵大树。继续生长,不能只依靠树干的增长,而是需要根茎枝叶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开放的成长空间,阳光,水分和空气。创新,就是中国经济成长的空气。
中国市场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市场,能够在中国市场有立足之地的企业,也能够在世界其它市场具有竞争力。进博会的举办,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重大转型,那就是从普通的生产国转型为生产强国,从出口导向型转型为进出口平衡型。
进博会在中国的发展中,也一定不负历史使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同时也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来看,进博会确实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共赢的平台。 (评论员 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