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首批367名对口帮扶教师奔赴57个重点帮扶县——“省管校用”破解“县中困境”
云南有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域高中优质生源、教师向发达地区学校流失,教育质量不高的“县中困境”普遍存在,制约了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3月,省教育厅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从全省遴选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对口帮扶全省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学。
今年秋季学期,首批367名“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教师奔赴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受帮扶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
结对帮扶为县中“输血”“造血”
周三下午,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一周一度的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教研室内,20多名语文老师围坐在一起,目光聚焦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梅老师身上,一边聆听思考,一边仔细记录。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东川一中迎来了对口帮扶学校昆明市第一中学的6名教师,随即,覆盖9个学科的高中名师工作室成立,东川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启了新局面。
“师资不足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学科建设有了明确方向,教育资源共享也有了更多的途径。”说起新学期的变化,东川一中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周明兴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此之前,和其他县一样,生源质量欠佳、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东川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难题。“以2021年为例,按当年学生的正常高考来评价,学校没有一个同学能跨进本科院校的大门。”周明兴说道。
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给东川一中带来了希望。前期准备工作中,东川一中与昆一中主动接洽,提出“能否协调安排学校急需的学科教师参与帮扶工作”的请求。昆一中根据需求“对症开方”,选派6位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帮扶,并与东川一中联合办班。今年,东川一中在第二批次招了200名学生,优化了生源结构。
教研兴教激活课堂改革。围绕“为东川一中打造一支‘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骨干教师团队”的目标任务,昆一中帮扶团队依托名师工作室,通过教学观摩、名师带教、师生同考、学案开发、实践培训等方式,探索建立符合东川一中实际的教研模式和师资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我们来帮扶不仅是教学生,也在探索更加适合东川一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把新的教学方法留给这里的老师。”根据东川一中学生的特点,昆一中帮扶教师刘德忠感受到了重新调整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段时间,他正带领东川一中化学组老师们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分层作业。在最近一次联考中,东川一中学生成绩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了外流学生回流的现象。
学校3个月来的变化,周明兴看在眼里。“昆一中帮扶团队的到来,解决了学校当下面临的诸多难题,真正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有力促进了脱贫县区的教育公平,让山区孩子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对于学校的未来,周明兴充满了希望。
专编专用科学评价助推“机制”发力
近年来,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探索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领域倾斜,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教育系统编制总量和实有人员连续6年实现双增长。
《关于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500名事业编制,设立“省管校用”专项事业编制,用于支持帮扶学校选派骨干教师进行组团式对口帮扶,补充开展正常教学、管理工作所需人员。为此,省委编办服务大局、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编制保障途径和管理方式。“500名‘省管校用’专项事业编制不占用帮扶学校原有编制,打消了帮扶学校后顾之忧。”据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改革处处长杨文剑介绍,“省管校用”专项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对口帮扶工作结束后收回专项事业编制,有空编的及时收回,没有空编的根据人员退休情况,按照“退一收一”的原则逐步收回,避免编制沉淀固化,更好发挥编制使用效益,确保对口帮扶机制长期可持续良好运转。
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核心内容,一是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方式;二是依托优质普通高中派遣骨干教师,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三是对帮扶教师参加职称评审等给予政策倾斜,并按照每人每年4万元标准对帮扶教师给予补助;四是采取个人业绩考核和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雷韬介绍,帮扶团队实行年度考核和服务期考核“双考核”制度,个人业绩考核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和服务成果,综合考虑学校发展变化情况、教师教学行为改善情况、学生学业成绩提升情况等因素。通过“省管校用”机制激发的活力和动力,实现“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显著提升县中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扭转‘县中困境’导致的学生、教师流失状况,办出一批优质学校”的目标任务。
不久前,云南省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帮扶机制探索破解“县中困境”,将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县中办学质量,为当地培养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记者 陈怡希 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