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观察 | 中国茶复兴迎来机遇期 国际化发展症结何在?
2022-06-01 16:33: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东林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现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如今,饮茶爱好者遍布全球,全世界已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种茶,种茶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时间为每年5月21日。“国际茶日”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用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21日,全球茶人迎来了第三个“国际茶日”。次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简称“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牵头,12个主要产茶与消费国、地区的茶叶组织共同发布“国际茶日”国际茶产业关键词。各国和地区茶叶组织根据本国、地区一年来涉茶热点,推荐最具代表意义的关键词,来阐述一年来茶叶经济与生活的发展,同时还发布了“国际茶日”中国茶产业十大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针对发布的国际茶产业关键词采访了茶产业方面的专家及茶叶品牌企业负责人,以此剖析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面对世界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茶如何进一步融合国际市场、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打响品牌,促进茶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茶产业出海赋能。

出海观察 | 探寻中国茶企国际化发展新道路 看中国茶复兴为哪般?_fororder_7207d32160c101504eeda4c12e91e608

图片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由我会联合世界主要产茶与消费国、地区的茶叶组织共同发布的关键词从茶叶的质量、功效,茶叶促进的合作和文化交融,茶叶搭建的平台、消费市场的需求等等,贯穿了茶叶生产、流通、终端市场、消费者诉求以及茶文化促进全球融合发展等等。”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常务副院长魏有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际交流和贸易,但是茶搭建了一座友谊和沟通的桥梁。就如‘国际茶日’的主题一样——‘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茶产业出海仍需解开“症结”

  2021年全国茶园面积约为4906.53万亩,同比增长1.69%。开采面积约3902.87万亩,同比增加2.81%,增幅与2020年持平;茶叶产量约为313万吨,同比增长6.76%; 茶叶产值约为2162亿元,约同比增长10.3%。

  “近十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茶园面积和产量突飞猛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现象,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魏有总结,造成目前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三。首先,劳动力短缺,机械化利用率不高。每年春季茶工短缺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了采摘不及时、鲜叶下不了树的情况。其次,出口增长缓慢,出口单价偏低,出口茶类单一,并且以贴牌和大宗茶为主,名优茶出口非常少。最后,茶叶消费增长缓慢,尤其是新的饮茶群体培养困难。

  茶贸易是中国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复兴”的进程中,中国茶首先要解开现有“症结”:一是加强质量提升。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瓶颈,要密切关注主要出口国的标准制定,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是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创新驱动;三是培育国际化企业,打造一流品牌;四是加强茶文化走出去。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茶文化 让世界更多消费者认同中国茶

  中国茶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文化属性,这一点从1989年开始以吴觉农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茶人就已经认识到,并且早已吹响了茶文化“复兴”的号角。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过去的。

  “我们常说‘发展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其实茶文化本身的力量可能远比茶产业更大。中国的茶文化热已经持续了很久,但是中国茶叶的外销,达到欧盟有机茶标准的好茶大宗出口,依然是不到两美元一斤。而中国各地名优茶的内销,茶文化扮演的也还是‘讲故事’的角色。”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学博士,作家潘城表示,“国际茶日”的设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给了我们能够定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关键在于我们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什么。

  潘城认为,比茶科技、茶产业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国际茶日”的舞台上展示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不一定是为了卖茶叶,茶文化的价值在于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饮品,它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格调。要在“国际茶日”的世界舞台上输出的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审美形象。中国茶文化要走向世界,首先自身要提升认识;其次,进入审美层面的茶文化国际传播任重道远,需要中国茶人们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另外,还要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近年来,茶文化产业已经方兴未艾,茶文化书籍的推广、影视作品的发行、培训产业的兴起、文旅产业的振兴都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说到茶文化,魏有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文化是友谊的使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推动中国茶叶走出去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只有文化的输出,才能让世界更多消费者认同和喜爱中国茶,逐步树立中国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深化国外消费者对中华饮茶习惯和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世界茶产业活力十足 中国茶企应有国际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茶叶产量达615万吨,增长率为3.1%。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茶叶消费仍保持增长态势,但是随着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茶叶未来的市场发展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由于茶叶在各国的重要程度不同,各国政府也通过不同方式推动本国茶产业的发展。魏有建议,政府作为管理者,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茶叶生产国的政府部门、出口国的政府部门交流与信息沟通,积极传递本国茶叶的有关信息;行业组织要加强与各国的行业组织交流与合作,举办丰富多样的涉茶活动,同时要加强在国外媒体平台传递中国茶的声音,同时积极关注主要出口国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动,为产业做出预警;企业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外涉茶行业的信息和市场变动,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基于质量合格的基础上,中国六大茶类都基本可以做到产品出关的各类报告,普洱茶因为是越陈越香的特点,还有很多有益的菌体未命名,所以需要更多茶学者们来科研定论。”北京昊展老同志总经理王丽丽说。

  2022年1月19日,华南农业大学与快乐普洱茶产业基地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5月21日,快乐普洱茶基地试营业,北京昊展老同志作为其中的一员,广纳全球品牌商、收藏家前来参观。王丽丽说:“我们的海外合作商和国际物流,在这两年中总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我们对中国茶走向世界仍然信心十足。当然,做到品质化、标准化、简单化、量化这几点同样重要。我们在2019年开始统一99克标准的普洱茶,创新24格的简单手掰普洱,把普洱茶做到平均4克/格来量化,使新老茶友都能泡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走向国际的中国茶迎来机遇期 提升茶产业出海优势势在必行

  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茶益于健康养生越来越被国际消费者认知和接受,推动世界饮茶之风盛行。饮茶成为消费时尚,将成为中国茶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口。2021年,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全球茶叶生产、贸易受到较大冲击。我国茶叶外贸顶住多重压力,取得了出口再创新高的好成绩,将出口拓展到六大洲139个国家和地区,与2020年相比,新增出口市场国16个。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36.94万吨,金额22.99亿美元,平均单价6230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5.89%、12.82%、6.68%,出口量、额、价均创历史新高。

  但我国现在仍是茶叶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并非出口大国。对欧洲和北美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一直徘徊,占比较小,出口市场基本是非洲和亚洲。提升中国茶产业出海优势,就必须要放眼全球,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对于中国茶企更快更好地走进国际市场,魏有提出了几点建议。

  要有国际化战略。战略是指引市场推进的主方针,如果想融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好国际化战略,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以毛茶或者代加工为主,品牌出口的非常少,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逐渐让品牌占领市场,通过战略递进,进而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

  要有品牌培育意识。品牌培育是一个企业永恒追求的主题,只有培育出知名的品牌,产品才会有增值的空间。茶企品牌培育比较困难,尤其是出口品牌培育更是非常难,需要持续不断的推进。

  要深挖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消费习惯、消费理念以及消费品的需求,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差异很大,如果把市场定为出口的目标市场,就要深入研究和做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诉求以及市场需求。

  不仅如此,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和RCEP生效后将为中国茶企带来诸多利好消息。第一,部分国家对我国涉茶及茶制品降为零关税或者大幅度降低了关税;第二,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和区域累积规则,鼓励生产商在区域内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发挥区域内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RCEP将为中国茶叶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更多便利,要积极利用好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积极推进中国茶走出去。

  记者 | 韩东林

  策划 | 杨冬霞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