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10月29日,2022深圳科技影视周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龙岗低碳城开幕,揭晓面向全球征集的气候主题影视作品大奖,成果送下月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展示。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以及联合国高级官员等领导、专家进行了现场及视频致辞。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大会通过影视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搭建了气候变化民间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指出,大会作为中国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公益影视活动,已有“气候变化领域奥斯卡”的美誉,将气候变化这一复杂的科学问题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形式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气候变化普及性,成为国际上展示传播应对气候变化故事和声音的重要平台。希望继续努力创新,全方位向世界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行动,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得以提高,他希望通过气候影视大会能推出更多科普性、文艺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讲好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气候科普素质,助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实施。
本次大会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由专业论坛和“绿见未来”评优盛典两部分组成。专业论坛聚焦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区域碳中和战略与合作、绿色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及其各自与影视传播的融合发展,来自气候、影视、传播、科技、金融、艺术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公益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展开跨界多元、精彩纷呈的分享讨论。
“绿见未来”评优盛典揭晓本次大会评优结果,来自中国、希腊、美国、墨西哥、英国等国家的六个影视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摘取本次大会金、银、铜奖。其中,来自中国的《正在消逝的冰川》获得金奖。这些作品将于今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循环展映。
作为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的重要板块,大会同期举办系列科普讲座和公益展映活动,联合“中法环境月”活动组委会共同举办面向公众的绿色公益展览《河流、气候与人类》,这也是该展览首次亮相大湾区。
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易玉琨指出,本次大会拉开了“2022年国际低碳城·低碳季”主题活动的帷幕,接下来的系列重磅活动将通过“学术+艺术+技术”的形式,进一步凸显龙岗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
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指出,作为科影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影视大会聚焦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视这一艺术形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为传播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张丕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李俊峰等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及主题演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尼克拉斯·斯文宁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黄金标准基金会主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前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等也表达对大会的充分认可。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孙楠为“绿见未来”影视评优盛典致辞,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首席专家、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刘建中介绍了本届大会影片评选情况。
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龙岗区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据悉,大会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七届,影响力不断提升,屡获殊荣,连续五次进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其中,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指出,“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通过影像力量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