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牙纪念馆 (摄影:黄蓉)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黄蓉):“80年代的柯柯牙,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我刚开始种防护林的时候,没有柏油路,只有土路,每天骑自行车一个来回就得40公里。现在环境好了,我们不光有防护林,还有经济林、生态林,现在柯柯牙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29日,从事护林工作33年的艾斯卡尔·依马木在柯柯牙纪念馆向“万人说新疆”网络媒体新疆行记者团说道。
1986年,为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阿克苏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历经30余年,曾经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荒漠变成了如今瓜果飘香,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目前,柯柯牙绿化工程已建成18.2万亩防护林和10.2万亩经济林。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少不了一批批护林员的艰苦奉献,艾斯卡尔·依马木是柯柯牙第二代护林员,他16岁时跟随第一代护林员父亲依马木·麦麦提的脚步,接棒从事育林、护林工作,一扎根就是33年。
在柯柯牙纪念馆里的展板上,展示着依马木·麦麦提的先进事迹,这位第一代护林员坦言,“我这辈子最骄傲的是做对了两件事,第一是全程参与柯柯牙绿化工程,植树造林,把每一棵树都种成我的孩子,另一件事就是我的儿子艾斯卡尔、女儿阿米娜接替我的工作,继续照看我种下的‘孩子们’。”
柯柯牙纪念馆内展示厅 (摄影:黄蓉)
提到父亲,艾斯卡尔·依马木满是骄傲,他告诉记者,父亲刚来到柯柯牙的时候,面对这一大片盐碱地也很是发愁。但想到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艾斯卡尔·依马木的父亲下定决心:吃再多的苦,也要把成绩做出来,为老百姓谋实事。艾斯卡尔·依马木说,“我爸爸的技术很好,树苗都栽在盐碱地里,但是存活率特别高,有的地方能达到95%以上。”
有父亲作榜样,当时16岁的艾斯卡尔干起活儿来也丝毫不敢懈怠,每天都要走上30多公里路巡护林木,浇水、施肥、除虫害。防护林的树苗在90年代长成后,他又投身打造果园经济林的指导工作中去,“当时一边管理防护林,一边指导果农进行经济林修剪,打药施肥。我们一边自己学习,一边教给他们知识。”
艾斯卡尔向记者团介绍阿克苏特色林果(摄影:黄蓉)
据艾斯卡尔介绍,从其他地方来柯柯牙种植果园的人特别多。参与柯柯牙经济林的农户有大概近200户,其中山东、河南和四川人很多,他们最早看到了这里的果园经济发展前景,所以留下来和当地人一起干,现在每户每年最少有20万元收入。“为了给果农的孩子提供教育,我们建设了柯柯牙小学,把人留住了,我们的经济也好了”,艾斯卡尔说。
走在柯柯牙绿意盎然的大道上,遥想当年那片荒漠景象,想必曾经历过黄沙拂面的护林员们都会倍感欣慰吧,他们的艰苦奋斗为当地农户的果园提供了一道道坚实的“绿色屏障”,让柯柯牙果香四溢,经济蓬勃发展,农户们过上了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