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宁河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作为天津市产粮大区,小站稻主产区,宁河37万亩水稻陆续开镰收割。金黄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轻拂,层层叠叠的稻浪香飘四溢。
开镰收割现场
廉庄镇李花毛村种植大户苏文广正在田间忙碌,看着田里金黄的稻穗变成沉甸甸的稻谷,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开镰收割现场
开镰收割现场
“我家种了2000多亩水稻,收成比去年能提高近10%,早上刚开始收割,购买的订单就来了,宁河大米就是受欢迎。”苏文广笑着说。
开镰收割现场
丰收的果实藏在稻壳里,丰收的密码却写在土壤中。“今年我区积极开展天津市粮油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通过集中育秧,水稻全程机械化、超前控蘖,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为水稻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保障。”农业中心主任董在成说。
开镰收割现场
近年来,宁河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种植优质高产品种为基础,以绿色高效技术为抓手,以防灾减灾技术为保障,充分发掘水稻产量潜力,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供给能力,越来越多的家庭吃上了放心优质“宁河粮”。据统计,今年宁河区水稻种植面积37万亩,平均亩产预计1400斤左右,高产地块预计亩产1600斤,产量高于往年,计划10月底前完成收获。(文/图 宁河区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