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3年海河国际论坛在津拉开序幕。值此之际,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成功举办了《AI角膜塑形镜智能评估系统专家论证会》。
活动现场
天津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王春革致辞
王春革书记表示,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与南开大学通过横向合作共同研发的AI人工智能角膜塑形镜评估系统是对实现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未来,有理由期待这套系统能够将百姓的近视防控需求与适配的产品解决方案准确契合、无缝接驳进而让高质量的近视防控工作能够更为普及,让推进全社会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变得更加精益。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李丽华主任首先介绍了开发“AI角膜塑形镜智能评估系统”的必要性及意义。她介绍说,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角膜塑形术作为延缓近视进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现有角膜塑形镜品牌较多、设计不同,眼科医生、视光医生、视光师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选择镜片、评估镜片的参数。同时由于没有大数据预测模型支持,即使配适评估非常好,其近视防控效果也很难预测。由于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需要较长的学习、实践过程,很多初学者对品牌、参数、配适评估把握不准确,造成近视防控效果的下降。
为解决临床痛点,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联合南开大学研发“AI角膜塑形镜智能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与电子病历的智能化对接,同时能够按照顾客验配的基础数据,准确地给出不同角膜塑形镜品牌的延缓效果排名、每个品牌的参数、眼轴增长预测值。
南开大学项目负责人叶青教授详细介绍了“角膜塑形镜人工智能验配评估系统”的两部分重大技术开发过程。他表示,该项目主要成果为开发了包括角膜塑形镜人工智能辅助验配系统以及验配效果评估系统。系统根据个体基本人口学特征、眼部参数和戴镜后1年的眼轴变化量,基于临床大量验配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给出日前临床常见的不同品牌的角膜塑形镜的初始验配参数建议。验配软件给出的建议验配参数与医师实际验配方案相符度,各个品牌均已达到90%,个别品牌高达96%。
为了使专家们更深入了解本系统,视光中心张姝贤博士和陈晓琴博士模拟了整个验配和评估过程,并进行了现场演示。
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地看到,根据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真实检测数据,可以快速、便捷地得到相对准确的试戴参数,该推荐参数基于不同品牌角膜塑形镜延缓1年眼轴增长情况进行优化方案推荐,解决了目前临床年轻视光师验配经验少、需多次试戴以及验配效果欠佳的问题,大大节约了视光师及配戴者的时间。
最后,专家们针对该系统的创新性、科学性、临床实用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认为此系统将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算法与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方法相结合,为使用者推荐有利于近视防控的角膜塑形镜配戴方案,较为客观的评价角膜塑形镜验配效果,体现了其准确性、高效性、客观性等优势,为角膜塑形镜的智能化验配做出重要的贡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文/图 逸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